□ 岳 倩
随着寒潮的到来,电热暖手器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商品。这种商品使用方便、易于携带,而且大部分售价不高,市场销量逐年增加,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暖手宝”。 目前,我国已是最大的电热暖手器生产国和使用国。然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这类产品质量却并不都能让人放心。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发布的电热暖手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经过对全国13个省市流通领域126批次产品的抽查检测,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65.1%。
电热暖手器作为电器,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应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但上述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14个相关项目中,有6个项目都存在安全隐患。检测发现,不少电热暖手器产品缺少温度控制保护元件,很容易引起爆炸,带来烫伤等危险。检测还显示,质量不合格的电热暖手器还存在触电的隐患。电热暖手器是拿在手里的产品,直接与人体接触,为保证使用安全,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电热暖手器在正常使用中易触及的或可能成为易触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与带电部件直接接触。也就是说,电热暖手器内部的液体不能带电。而检测工程师测试多款电热暖手器发现,生产企业在产品结构设计上采用了“电极加热”的方式,充电时里面的液体竟然全部带电。如果消费者一边充电一边使用,里面的液体一旦外漏,很容易产生触电危险。
事实上,规避上述风险在技术上并不是多么难的问题,市面上也不乏配置温度控制保护元件、液体不和带电部件接触等安全性较高的产品。但是,目前电热暖手器属于非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内产品,这样的产品属性使得标准未得到严格执行,吸引了大量技术能力不足的企业加入,导致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流向市场。因为规模所限,压缩成本也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比如,电极式加热器件和合格器件相比,要节省十几元左右的成本。较大的成本差异叠加较大的销售量,就会带来可观的利润。而成本低的商品如果进行较低的定价,更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虽然电热暖手器产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就有销售,但行业在技术创新上发展缓慢,除了外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部结构包括一些安全性的设置,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提高电热暖手器产品质量,需要多方面努力。要加强对产品的监督抽查,让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付出代价。针对2022年度电热暖手器国家监督抽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已责令相关企业立即整改,并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此外,消费者选购产品时,在关注外观、手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安全属性。业内人士表示,存在极大危险的电极加热式电热暖手器非常容易辨别,消费者完全可以用手摸的方式,发现这种不安全的产品。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