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铎印
春节历来是消费高峰期,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辞旧迎新、置办年货、收发红包等时机设计骗局,给祥和的节日带来不和谐音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发力整治春节市场营销中的坑人套路,消费者也要心明眼亮主动远离消费陷阱。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女士近日收到一条积分即将到期的短信,告诉她需尽快打开链接兑换商品。因为骗局太有迷惑性,她一路按照提示操作,结果发现该活动并非官方活动。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春节消费发布警示,岁末年初,商场、超市、旅行社、电商平台等经营者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但低价并不等于实惠,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
临近春节,各地消费市场热火朝天,部分消费者禁不住商家赠送、打折、返券的诱惑而大买特买,但借着浓浓节日气氛满天飞的不一定是“馅饼”。一些低价促销看似真实惠,实则设套路,影响正常的商业竞争,对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干扰。
为确保群众放心消费,过上安心舒心的新春佳节,各地各部门应对年货消费市场来一场“大年检”。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网信等部门应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开展消费市场打假治乱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消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平台及商家的监管力度,以及对网购、餐饮、培训、健身、美容等重点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春节期间扰乱市场、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各网购平台、电信服务商、消协组织等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切实负起责任,织牢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氛围。电信服务经营者要对各类营销信息,特别是促销信息进行监测核实、动态管理,对涉诈异常信息、活动加以封堵处置,堵住风险隐患;网购平台要加大对商家虚假宣传等套路陷阱的监管力度、曝光力度,消除市场乱象,努力构建放心舒心消费环境。诚信经营是行业、商家立身之本,各行业要加强监督,遏制行业乱象,促进行业自律,护航春节消费;商家、经营者要遵循市场规则,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诚信依法经营,守住质量和合法经营的底线,注重品质提升,真正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假日消费市场一片火热,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谨慎消费,要警惕商家的超低价甚至免费促销行为,仔细辨别促销的真伪,防范各种消费陷阱;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进行维权,做明白消费者,享欢乐祥和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