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建议,已列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将由相关部门和单位推进立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
“兰州牛肉拉面将要立法”的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立法是不是可以规范每碗面里的牛肉分量了”“依法做出来的兰州牛肉拉面还有灵魂吗”“这会不会妨碍商户制作兰州牛肉拉面的自由”……
近些年,各地出台了许多关于地方小吃的法规标准,比如天津出台煎饼馃子团体标准、广西柳州出台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等,这些法规标准出台时也曾遭“多此一举”“不切合实际”等非议。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有人对制定实施关于地方小吃的法规标准不理解,反映出部分民众对法规标准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必讲规范引领产业发展等经国济世的大道理,法规标准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而言都极为重要,须臾难离。比如,《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规定,“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应当如实记录使用农药、肥料的名称、来源、用法、对象、使用日期和停用日期等信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禁止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农药(含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这些规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食品安全,其不只提醒经营者要把食品安全摆在第一位,也提醒消费者购买螺蛳粉时同样要注意这个问题,那些不按规范要求做出来的螺蛳粉,很可能难以保证卫生安全。
明白了确保食品安全这一根本原则,就应该理解关于小吃的法规标准“管得太宽”是有道理的,即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商户制作小吃的自由,也是值得的。包括兰州牛肉拉面在内,任何进入市场销售的食品,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可能是“自由”的,必须遵守一些标准规范。使用什么添加剂,使用多少添加剂,绝对不能商家自家说了算。事实上,正是因为缺少标准规范,一些经营者在制作小吃的过程中太过“自由”,才出现各种乱象。以南京鸭血粉丝汤为例,在2021年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下发通知,对鸭血粉丝汤及类似产品食品生产销售作出规范之前,市面上所售鸭血粉丝汤缺乏统一标准,一些外卖速食版本的鸭血粉丝汤的固形物、“含鸭量”等明显缩水,有的包装标签信息与实际含量不符,甚至出现以鸡血、猪血等冒充鸭血的现象。如此“鸭血粉丝汤”不仅会倒消费者的胃口,也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餐饮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小吃制作太过“自由”,还会淆乱其“正宗”口味,削弱正宗品牌的市场价值。牛肉拉面作为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超过4000亿元。正可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牛肉拉面”。但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牛肉拉面也面临着质量标准、品牌保护、价值提升等诸多问题。由于行业门槛低,随便一个面馆都可以挂上“兰州拉面”的招牌,但它们大多并非出自兰州,从而引发拉面商标、品牌之争。而出台兰州牛肉拉面法规标准,不仅能够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还可以带动行业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逐步提升整个行业水平,培育一批有实力的经营企业,更好地打响地方小吃品牌。广西柳州螺蛳粉就是地方特色小吃走规范化、标准化之路,并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成功范例。柳州市政府近些年非常重视螺蛳粉市场发展,通过法规标准带动,使螺蛳粉完成从路边摊到百亿产业、从地方小吃到全国知名美食品牌的完美蜕变。
小吃要发展,安全是前提,而“舌尖上的安全”依赖于“舌尖上的法规标准”。有了法规标准,企业规范生产、监管部门监管、消费者维权、消协或法院等处置消费纠纷,便有了统一、刚性的依据。在法规标准的引领下,小吃行业改变小、散、乱的状态,向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就可以走出一条做大做强的新路。
《中国质量报》【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