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栋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即时省时需求的不断提升,以提供同城取送、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的新型服务形式——跑腿服务勃然兴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从传统的面对面买卖,到快递行业的问世,再到跑腿服务的兴起,人们的交易模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跑腿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3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64亿元。
从需求侧看,即时需求爆发和消费升级加快,共同构成跑腿服务不断壮大的强劲动力。而今,消费者对消费的时效性要求正在不断提升,而跑腿服务包括同城取送物品、同城代买和帮办事等,能够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节约时间的需求。尤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服务付费,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更从容的生活,这为跑腿服务茁壮成长厚植了发展土壤。
从供给侧看,市场运力充足和物流技术创新,有力支撑跑腿服务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不少跑腿平台企业通过众包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庞大从业人员,构建了较为广泛的服务网络,支撑开展大范围、高频次跑腿服务。另一方面,部分跑腿服务依托平台企业,将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整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对接,有效降低了商户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提升了即时配送物流体验。
可以说,从“送外卖”到“送万物”,当使用跑腿取送物品的习惯基本养成后,消费者对跑腿代办服务有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非标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服务类型的横向延展。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跑腿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如门槛低、流动性大,有的今天开门大吉,明天就关门停业。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对跑腿服务进行具体而清晰的行业界定和服务划分,存在缺乏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跑腿服务及跑腿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等不良现象。
换言之,跑腿服务看似一些非标准化的新型服务形式,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也需要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为之护航。首先,有关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跑腿服务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确保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这也是让跑腿服务行稳致远的关键。其次,由于跑腿服务种类多、领域广,应构建适应跑腿服务新业态发展的监管机制,加大跨部门联合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的作用,促进跑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相关企业应加强自律,在严格践行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不断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更好满足市场细分需求中壮大跑腿经济,推动跑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