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无论是4月底在上海举办的2023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还是5月中旬在青岛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智能家电都是最大看点之一。人与智能家电之间交互更自然,一句话唤醒场景服务的主动推送;小家电互联互通标准将统一,不同品牌之间智能家电互联互通的壁垒正被逐步打破;美食内容共享平台,将连接设备、用户与预制菜企业……家电展现场的智能化产品日益丰富,已深入到许多细分的场景。
从市场情况看,随着我国消费者收水平提升,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智能家电市场不断加快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5500亿元,2022年进一步增长,市场规模突破650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04亿元。
在互联网时代,家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家电智能化浪潮难挡,但也难免泥沙俱下。多数家电产品实现智能化的确能给人带来方便,但也有一些家电产品智能化的路径较窄,比如洗衣机,本质是机械产品,给它装个遥控模块远距离接受指令自动开关,这没问题,但把脏衣物放进洗衣机内以及把洗好的衣物拿出来凉晒,都需要人工来做,而且必须到洗衣机跟前才能做,这样一来遥控设计还有多大意义值得商榷。事实上,许多强调机械功能的家电产品都面临类似困境,它们只能在遥控开关、信息显示等一些细枝末节上实现智能化,若要向更高端的人机智能互联方向迈进,恐难实现。
做不到而强为之,就会出问题。人们看到,一些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方案仅是加装一个显示屏,通过App、语音、触屏等简单操控,实现所谓“人机交互”。这种简单化的智能化往往并不能给用户带来多少方便,反倒会制造一些麻烦。比如有厂家推出可以播放视频的超大屏冰箱,甚至连上Wi-Fi还可以上网。但使用这个屏幕却相当麻烦,它对厨房的布局、家具摆放的位置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边做饭边看视频,屏幕就要正对着做菜区;边吃饭边看视频,还得调整角度,而且这块屏幕又显小了;至于上网,有手机、有平板、有电脑,还有多少人会用冰箱呢?
不少所谓智能化产品跟这种冰箱类似,为实现某种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很多成本,却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便利。此类产品可以统称为“伪智能”产品。花高价买来鸡肋功能倒在其次,更大的问题是伪智能产品还是麻烦制造者。产品智能化常常意味着结构复杂化,故障率和维修也随之增加,因此带来的售后问题就增多。近些年,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2年,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超过12万件,居各类商品投诉量第一位。而新兴智能家电质量参差不齐,成为投诉热点之一。这种情况与家电智能化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性。
一些智能化家电产品还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几乎所有智能家电都有内置的操作系统,而运行这套系统往往要求用户下载手机App,就连电子秤、智能跳绳之类小玩意都要使用App。不少App会向用户索取读取手机通讯录、使用手机摄像头等各种涉及用户隐私的权利,这就让用户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另外,有些家庭使用了具有路由器、多媒体控制中心等设备的智能家居系统,以整合并提高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的便利性,但这些智能家居的安保系统一旦被不法分子攻破侵入,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就面临巨大风险。
智能化成为企业炒作的噱头,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售价强堆功能,推出“伪智能”产品,这种现象须引起警惕。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智能家电市场存在不少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智能产品的统一标准和管理规范尚未建立,各生产企业均按照自己的理解定义智能产品,这使得各个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有着很大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关于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的标准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智能化时代把握住机会,赢得市场先机,还得在研发上下功夫,做实真功能、少玩“伪智能”,让智能化产品名副其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