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依托日益强大的网络信息技术,如今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可谓“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不过,手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麻烦。比如,个人信息被违法违规收集,埋下安全隐患。
近日,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某网红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过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经度纬度等敏感个人信息的达6.7亿条。
商家热衷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是因为在数据经济时代,这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家获取个人信息越多,可转换的市场价值越大。商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给消费者“画像”,便于实施精准营销,既可以帮其节约获客成本,还能够显著提高其营销活动的成功率。商家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出卖给其他商家从中获利。调查显示,收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商家有4类: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合作平台。这些商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商业价值之大,难以估量。
正是基于对数据价值的重视,很多商家将萃取汇集大数据作为其重要业务。而为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商家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有商家通过设置无门槛消费券、提供储值优惠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也有一些商家利用相比于用户更强势的交易或服务地位,给用户设定“被自愿”提供个人信息的条件,常见手段有“不同意、不授权就无法进行下一步”“不提供信息就不能接受服务”等。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前不久发布的一项关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用户使用App时拒绝非必要授权后,高达90.62%的App不能使用或仅能使用部分功能。
相比利诱索取及强硬索取,利用专业技术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更隐蔽也更方便。有媒体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大量开发“扫码点餐”等经营服务小程序的个人买家或技术公司,其开发的小程序等软件应用不需要用户“强制授权”“强制关注”,仅借助常规的模板系统就能够收集用户的下单地址、手机号等关键信息。如有技术公司在某平台打广告称,模板系统“一天左右时间就可搭建完成,价格为80元/年,160元可永久使用”,想开通更多精准营销推送服务,购买价格更高的套餐即可。
手中握有足够多的数据,一些商家难免有变现的冲动,他们不顾用户利益,擅自使用用户信息进行推送营销等商业活动。而随着追踪功能的日益强大,用户个人信息遭泄露、隐私被侵犯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的调查报告显示,72.2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信息曾被泄露。
围绕网络信息安全,我国已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个法律文件,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对收集个人信息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但在这些法律框架之下,一些行业领域仍存在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乱象。法律人士指出,之所以如此,既有部分公民本身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意识薄弱、疏于防范的原因,也有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惩治不力的原因。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从宏观层面对企业处理个人信息提出了合规要求,但部分规则较为抽象,其中“最小必要”的判断标准、算法公开透明的判断标准等焦点问题也缺少配套法规作进一步解释,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较少,导致企业无法对相关合规要求进行响应,不同执法部门对同一规则的理解有时也存在偏差,实际执法并不顺畅。
显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还需在细微处下功夫。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配套规定、司法解释等,对数据链条中的获取、使用、分析、存储等各个环节,作出更精细的规定,既让经营者看清、看准法律红线,也让执法者能够精准执法、高效执法。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形成常态机制,严肃查处对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普法,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拓宽法律救济途径,畅通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让消费者维权有动力、有效率、有收益。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