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不到一周的时间,《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我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为质量基础设施助力高质量发展“点赞”——先是6月16日整版推出“记者调查”报道《质量小站,助力高质量发展作用大》,对“两年多来,江苏省南京市建成20家质量小站,辐射服务中小微企业2万余家”进行全面报道;紧接着6月21日,又推出报道《市场监管部门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改革——质量“体检证”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我国合格评定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互认范围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等予以宣传。
无论是江苏南京的“质量小站”,还是我国的“合格评定体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和执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所需的质量体制框架的统称。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制造强国,都加大了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出台专门的政策。如美国国会颁布质量促进法案,将计量、标准列入国家全球战略;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和“工业4.0”计划,将标准作为核心战略等。
我国也一直十分注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国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颁布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3万余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位居全球第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由583项提高到1211项,国际标准化综合贡献率跃居世界前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实现全球最快增长,认证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我国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助力广大中小企业质量提升。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综合运用质量提升、登记注册、知识产权等职能手段,为82.5万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1万个,节约成本25.5亿元。目前,全国建成1300多个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732个城市广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中,我国位列全球第二。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蓬勃兴起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案例,江苏南京“质量小站”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南京市创新建设“质量小站”惠及中小微企业的做法榜上有名。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将“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列为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了“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3项重点任务,并将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列为7项专项工程之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必须进一步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更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助力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让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多起来、近距离。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让质量基础设施离企业、产业近些、更近些,方便面对面、零距离提供服务,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要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让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多些、更多些。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助力高质量发展,还要不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让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好起来、更优质。一方面,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让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质量升级,推出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链质量提升,以优质服务助力质量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