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游泳圈市场监管亟待加强

2023-07-24 11:00:47 中国质量报

□ 廖海金

眼下全国各地持续高温,以健身和消暑为主的游泳市场一片火热,游泳圈也进入销售旺期。然而,游泳圈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三无”产品充斥、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生命危险。

日前,笔者跟随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监督检查时了解到,目前游泳圈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质量无保障。据调查,市面上充斥着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3C认证等“三无”游泳圈,质量安全无法保障。特别是塑料充气类游泳圈,由于经常有破裂、漏气等情况发生,消费者一旦使用可能溺水甚至危及生命。二是提示标识不齐全。游泳圈属于充气类水上玩具,不能等同于救生圈,更不是救生工具。根据《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相关规定,出售的玩具充气式游泳圈必须在醒目位置标注“非救生器材”“需在成人监护下让孩子使用”等中文安全提示字样。但绝大多数游泳圈都没有这种提示,商家也几乎不会对消费者给予相应提示,从而导致不少消费者误把游泳圈当救生圈使用,放松警惕。三是事后维权困难。不少消费者为图省事,往往是到达河边、游泳池后临时在流动摊位上购买游泳圈。流动摊贩往往在销售季节结束后便关门歇业或者转行经营其他项目,待问题发现时,很难找到商家;即使联系上商家,消费者也因无法提供购物凭证,维权困难重重。

因此,游泳圈迫切需要有关部门以更严厉的监管措施为其安全性护航。

首先,将监管的触角前置,加大对游泳圈的抽检力度,督促生产厂家不折不扣地将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标准落到实处,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执法检查,畅通不合格产品投诉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游泳圈。同时,建立问题商品可追溯机制,既加大对销售不合格或“三无”产品经营者的惩处力度,又通过追查经营者的进货渠道,查找出生产厂家,依法进行处罚。

其次,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加大宣传力度,向消费者宣传游泳圈与救生圈的区别,正确使用游泳圈及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无提示、无“3C”认证的游泳圈等知识,提醒消费者到正规商家购买游泳圈并注意索要相关票证,以便维权。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中消会在长春举办第三届中国汽车质量 ...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 ...

  • 从“万国机车”到“国家名片”——在 ...

  • 中国汽车工业暨一汽迎来70周年华诞 ...

  • “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从中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