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加快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效能

2023-07-31 11:05:23 中国质量报

□ 徐建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都强调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还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夯实基础设施,其中就包括质量基础设施建设。7月24日至2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时就明确要求“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强适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技术能力建设,推进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质量管理改革创新,提升面向广大经营主体的质量综合服务效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当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加强适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技术能力建设,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颁布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3万余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居全球第二位。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为1211项,国际标准化综合贡献率跃居世界前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实现全球最快增长,认证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全国建成1300多个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732个城市广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中,我国居全球第二位。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足和巨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作为产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质量基础设施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要求相比,仍有不相适应之处,包括质量技术能力存在短板、质量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着力强化质量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我们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的部署安排,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强适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技术能力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发挥好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首先就得先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在已经取得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基础上,补短板、强强版,提升计量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推出一批适应现代化产业建设的标准,健全重点产业质量认证体系,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全面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

推进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质量管理改革创新。当前,我国正在各领域持续深化改革。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需要,质量基础设施建立也应当深化改革,尤其是要推进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质量管理改革创新,通过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化质量认证领域改革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更大范围推广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改革等改革创新举措,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面向广大经营主体的质量综合服务效能。经营主体有活力,市场就有活力。市场有活力,经济发展有动力。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已达1.7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有1.18亿户左右。中小微企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他们相对来说质量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我们提供良好的基础质量设施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常态化、日常化为广大经营主体开展质量综合服务;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企业对标达标、企业标准“领跑者”、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专项行动,系统性全面提升面向广大经营主体的质量综合服务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禁用“生鲜灯”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维 ...

  • 三万多应届生入职比亚迪 携手打造高 ...

  • 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 ...

  • 安徽省淮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检验人 ...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