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礼
报了5天4晚的“清北研学营”,可孩子连校园都没进去;“工业极简风”的研学住所,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简易房;计划中的知名景点游览,只是带大家去拍了个合影……随着暑期到来,冠以“夏令营”“深度参访”等名头的研学旅行持续升温。但“研学”旅变成“糟心”游,却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真实体验,暴露出行业火爆背后的诸多不规范和隐忧之处。持续升温的研学热,急需一些“冷”思考。
研学旅行并不是新鲜事儿。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此后,研学游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已突破600万人次,作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的首个暑期,今年的研学旅行可谓是“开局即爆火”。携程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研学旅行产品订单量是去年的30倍左右。
研学旅行火爆的背后,是所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的直观体现。很多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高价研学团,就是为了让孩子在课堂之外能有所学所悟所获。殊不知,正是基于家长这样的心思,面对本就不够规范的研学行业这块“肥肉”,一些没有资质的旅行社、培训机构等纷纷一哄而上,导致研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收费高但“含金量”低、安排不够科学合理、研学旅行却“游而不研”“无研无学”等问题层出不穷。而具体到研学旅行的过程,则更是让很多孩子和家长大呼离谱——既定行程任意更改者有之、研学内容不断缩水者有之、打着研学旗号但实为普通旅游者有之、甚至管理和安全方面存在重重隐患者亦有之。
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研学旅行本质上仍属于校外培训行业,实现教育效果才是研学旅行的最终目的。就在近期,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于今年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其中,专题整治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成为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暑期研学热的到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也纷纷发声,从科学甄别虚假宣传、合理制定消费合同、如何做好消费维权等方面及时作出消费提醒。
但上述这些举措,更多是从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来进行规范。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从行业从业机构和从业者的规范做起。原国家旅游局2016年发布的旅游行业标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研学旅行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服务提供方基本要求、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旅行服务项目、安全管理、服务改进和投诉处理等作出规定。但从实施情况而言,面对持续升温的研学热,《规范》的落实仍有许多不到位之处,出台更具约束力和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提出更高的从业机构和人员准入门槛、加强行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开展研学旅行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立行业“红黑榜”制度等,亟待提上行业发展日程。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研学旅行存在的诸多不规范现象,除了行业本身的不规范之处,更反映出当前研学旅行资源不够丰富且分布不均等深层次问题,比如提前半个月预约仍一票难求、参观入馆前需排队数小时、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问题既会制约研学旅行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在无形中成为行业乱象的“助推器”。
在研学旅行需求短期内快速释放的当下,不论是研学旅行的规范,还是研学产品的开发,或者是行业的科学有效监管,都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学旅游行业制度性规范,大力拓展与研学相关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提供更为丰富和优质的研学产品供给。同时,更要加大研学消费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强化行业的协同监管治理,助力孩子们真正实现价有所值、旅有所学、研有所获,推动研学旅游行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