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虚假认证违法行为,提升质量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经营主体的资质资格、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准则的合格评定活动。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证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从供给端看,认证可以发挥“保底线”“拉高线”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从需求端看,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证明,指导消费行为,增强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认证工作。截至2022年底,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5.4万家,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近340万张,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认证工作所发挥的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消费者利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贸易增长等作用日益凸显。
不过,认证行业快速发展也伴随一些痛点问题。比如,有些认证标准低且不统一,有的认证机构权威性不强,认证机构不公平竞争,认证证书商品化等。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认证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机构在网上招揽生意,为企业办理假证、提供虚假资质,甚至非法购买居民个人信息注册电商,从事售假、炒信等非法行为。在一些准入、认证管理尚不规范,相关信息不太明朗的行业,虚假认证大行其道,已经形成人员众多、分工明确的黑灰产业链。
虚假认证等认证乱象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认证机构忘记责任、放松管理,沦为“认钱”机构。认证市场化改革是“放管服”改革以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体现,但一些认证机构将市场化等同于“商业化”,将认证与利益直接挂钩,在从事审查工作时把关不严,重形式、轻实质,认证监管成了“没牙的老虎”,付费取证暗流涌动,导致一些“人证不符”的单位和人员在市场上滥竽充数。同时,一些不法分子看到认证市场有利可图,假冒认证机构,通过设置虚假认证平台,与不法中介勾结进行引流,忽悠企业和个人购买其认证服务,导致市场假证充斥。
认证原本是为经营主体、商品或服务提供可靠性背书,目的是净化市场,提升行业质量水平,但虚假认证大量存在,会减损认证准入的过滤功能,弱化认证管理的“守门人”作用,给营商环境、安全生产、行业生态和社会诚信建设等造成严重破坏。治理虚假认证,规范认证市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认证机构买证卖证、虚假认证,未经批准开展认证活动,伪造冒用认证证书和检验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集中清理网络交易平台“当天出证/报告”“直出证书”“不送样检测”“确保通过”等涉嫌虚假认证、虚假宣传信息,规范认证活动网络营销,依法关停虚假网站和非法网站等,对于压实认证机构、网络交易平台主体责任,提升认证公信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认证相关法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如建立机构注册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对认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剔除不良认证机构和人员;在网络认证中,既要落实实名制,也要落实“实人制”。健全认证风险监测预警追溯机制,市场监管机构不断完善风险信息采集渠道,及时发现、识别、研判认证风险,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对认证关键环节进行风险监测,探索智慧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并根据不同风险提出相应预警措施。加大信息发布力度,面向企业畅通便捷可达的权威认证渠道,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认证服务。
《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