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江苏省苏州互联网法庭审理了一起因测评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该案中,测评博主因未购买、体验直播带货商品而发表测评言论,未尽审慎调查义务,在测评视频中擅自使用直播带货博主肖像,并以侮辱性语言对直播带货博主进行否定性评价,侵犯直播带货博主名誉权、肖像权,法院判决测评博主向直播带货博主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第三方测评”市场乱象存在多年,该案作为一个触发点,再度引发人们对该行业市场的关注,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对“第三方测评”行业市场监管的呼声再起。
快速发展的电商让购物变得更加便捷,网络购物成为大众消费习惯,但面对网上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许多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而消费者的“选择焦虑”催生了“第三方测评”这种网络新业态。目前,“第三方测评”涵盖的产品类目五花八门,已然形成各种细分垂直品类。
但“第三方测评”野蛮生长,伴生诸多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测评标准有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第三方测评”,顾名思义,是独立于两个具有利益相关性的主体之外的第三方,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检验评测,并给出不带有倾向性的结论,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测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消费者而言,通过参考“第三方测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和服务,减少试错成本;对商家而言,“第三方测评”机构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可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然而,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看,目前市场上的“第三方测评”,检测方法、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测评方甚至与商家深度捆绑,名为测评,实为变相带货。“第三方测评”存在种种乱象,给出的结果不客观、不公正、不科学,不仅无法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还会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商业信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乱象之所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三方测评”准入门槛太低,缺少资质监管。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占比仅23.4%,多数从业者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均较低。
基于此,治理“第三方测评”市场乱象,当务之急是做好设门槛、立规矩的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明确规定从事“第三方测评”的准入条件,设置基本准入门槛并制定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对从事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强化对测评人员的审核,推进实名制认证、商品信息认证,使测评者和商品信息有源可溯,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测评”环境。夯实“第三方测评”主体责任,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相关部门应组织经营主体形成行业组织,制定并发布相关职业规范,形成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消费投诉的“绿色通道”。
平台方也要行动起来,建立审核管理机制,加强对测评类账号的身份认证和资质审核。可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针对未持有相关标签的“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限流或屏蔽;建立加强对平台内测评账号作品审核、信用投诉、宣传带货管理以及账号粉丝管理的多重监管机制,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建立“健康账号管理体系”,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指标。
作为消费者则需要提高警惕,理性看待“第三方测评”,在购物前多做功课了解真实情况,同时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避免被不实宣传和信息误导。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