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提出2024年北京市将对经营主体开展“风险+信用”分级分类评估,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制定行业领域“无事不扰”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今年以来,已经有首批150家经营主体被纳入白名单试点。
对经营主体实行“无事不扰”监管,并非北京市首创。在市场监管领域,目前不少地方在探索推行“无事不扰”监管机制。比如,早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就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白名单管理办法,将信用风险较低的重点行业优质企业纳入白名单,对其依法依规实施包容监管,实现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同时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所谓“无事不扰”,简单说就是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尽量不打扰经营主体,给足其心无旁骛、自主成长的空间,让企业把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这一提法,针对的是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监管碎片化乃至“吃拿卡要”等长期困扰经营主体发展的现实痛点。
市场监管是维护良性竞争、保障法治环境的必要措施。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协同效率低、权责厘不清等问题,一些经营主体被职权交叉的多头执法困扰。比如,一家餐饮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涉及食品安全、消防、卫生、燃气等多个领域,因而也会接受相关领域监管部门的监管。一般情况下,每个监管部门都会基于自身职能对这家企业进行日常检查,而且,各部门因监管内容和要求不同会开展多项、多次检查,这些检查不仅会占用企业人力物力,还会打乱其生产经营节奏。如果各监管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对检查行为进行整合,在保证政府监管不缺位的前提下,尽量缩减入企检查频次,这样既能提高监管效能,也可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打扰,可谓双赢。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就是整合监管事项、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质效的很好尝试。北京市大兴区一家入围白名单的企业切身感受到了该制度带来的好处。其负责人表示,以前检查的次数很多,企业每周都要安排专人准备材料、接待检查人员等,耗时费力。现在全年免检或只是配合做一些线上检查,企业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无事不扰”给企业发展松了手脚,从“被监管”到“被服务”,体验完全不同,而且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本质上而言,“无事不扰”是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安商宜商优商,支持企业发展,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出钱出力帮扶,而是创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政府专注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不垒围墙、不设障碍,让企业可以安心、稳定、专注地投入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正是市场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政府过多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致“看得见的手”压制“看不见的手”,则会影响市场自发调节功能和运行节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近年来,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从国家到地方,降低对经营主体的不必要“打扰”,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当前,经济复苏基础尚需稳固,许多发展中的风险难题尚需化解。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创新活力的必要性、紧迫性,更是不言而喻,而各地探索推行“无事不扰”制度,无疑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
需要强调的是,“无事不扰”是通过缩减检查频次、改变检查方式等减少对经营主体不必要的干扰,绝不是当“甩手掌柜”,对经营主体不闻不问。“无事不扰”是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巡街式”“拉网式”检查,而是采取以信息科技支撑的线上方式进行远端检查,经营主体仍在监管视线内。监管做“减法”实质上是倒逼经营主体在自我管理上做“加法”。当然,“无事不扰”是经营主体无事时不打扰,但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会有事必应、预事先应,及时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
“无事不扰”映照出政企关系更近一层。越少干预企业正常经营,越体现政府的智慧;越快响应企业需求,越体现政府的服务。期待“无事不扰”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制度中固定下来,更好发挥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成本的作用,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其发展动力和活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