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文良
在今年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平均年龄超百岁的老字号品牌,纷纷“赶潮”消费新趋势,带来一系列新产品、新玩法……老字号货架上的新品潮品,大肆“圈粉”年轻观众。
老字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信誉,是当地的亮丽名片,更是经济发展“活化石”。然而,随着新消费理念和消费人群的不断迭代,加之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老字号的经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已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此次消博会上众多老字号推出新品潮品,无疑让人看到了老字号“赶潮”的新玩法,引发对促进其更好发展的思考。
老字号在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可组织人员对本地的老字号进行摸排,出台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支持政策,推动老字号进街区、进社区、进景区、进平台,鼓励老字号品牌开设旗舰店、新概念店、体验店,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规划建设老字号特色街区,使之成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新的打卡地。同时,高标准建设好老字号展示交流的合作平台,推动老字号优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进一步巩固老字号传统优势,推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老字号的企业要认识到自身最根本的生命力不在于多“老”,而是在于多年来积淀的商业精神和商道准则。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和经营发展的难题,要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从思想上摒弃“吃老本”的观念,努力抢抓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探索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模式,搭乘数字化快车,进而开发新“玩”法、推出“潮”品、打造新零售场景、开拓新市场、“圈粉”新客户,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和传承人的培养,赋予“老”以新意,在讲好“老故事”的同时求得突围,演绎出更加精彩、更加传奇的新故事,从而把自身“老”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