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旅游市场增长的一大推动力来自县域旅游。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和酒店民宿发布的数据均显示,今年“五一”旅游下沉化的趋势明显,尤其是县域旅游表现突出。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浙江安吉、四川都江堰、广西阳朔、云南弥勒、江西婺源、江苏昆山、福建平潭等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旅游市场下沉,县域旅游日渐火热,促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最显见的原因有4个方面。
一是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的交通通达性近年来大幅提高。目前我国高铁网络四通八达,已经覆盖超过九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城市;高速公路不断向县域延伸,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完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比例达到2/3以上。县城重新被“看见”,成为游客能够抵达、愿意打开的新风景。
二是旅游消费日趋多元化,消费者旅游偏好逐渐从“大目的地”向“小目的地”迁移。相比一二线城市及传统热门旅游城市“人从众”的拥挤,三四线城市、县城乡村等下沉市场游客相对较少,为放松身心、愉快度假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是下沉旅游市场更具性价比。在一二线城市及热门旅游城市,住宿、餐饮等花费本就较高,赶上旅游旺季,各项花费会更高。相比较而言,下沉市场整体旅游花费要低很多。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夜均价仅为一二线城市均价的一半。
四是下沉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增强,可以满足旅客的游娱购玩等需求。许多县城历史悠久,因拥有独具特色的古建遗存、乡土民俗、传统美食而成为一些人追捧的宝藏目的地。近些年,各地重视旅游经济发展,一些县城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禀赋,大力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旅游产品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越来越得到旅客认可。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旗头旗袍到汉服簪花,从日出日落到“追泪大军”……凭借美食、美服、美景等一个出圈标签就能爆火,众多下沉旅游目的地“小地方”赚取“大流量”,并将其转化为消费,带动成倍旅游经济增长。
旅游市场不断下沉,将从需求端影响未来国内旅游产业的空间格局和产品形态,小而精的县城旅游、乡镇旅游有望成为旅游度假高质量供给体系的重要领域。而随着下沉市场旅游热的兴起,将会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县城乃至乡镇可以从旅游业的繁荣中获益。
下沉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县域旅游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够深入、旅游产品供给与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不相匹配等难点问题。业内人士建议,旅游目的地要突破土地、资金、人才等对旅游发展的束缚,制定更为灵活的旅游经济发展政策;通过空间上集聚化发展、时间上全季全天候运营、产业上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生态化、集群化发展,以促进城镇旅游业转型升级;通过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和科技赋能促进业态创新,并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优质、契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各地发展旅游业要坚持“大保护、小规划,点开发、微干扰,少落地、轻资产”的原则,让各类投入建设都做到“脱胎”不“换骨”,防止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的“城市化”“现代化”“过度商业化”“长官意志化”等,以求高质量协调发展。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