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季度的电影市场上演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洗牌”运动:电影票房过亿已经不能成为炫耀的资本,在《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片抬高门槛的推力下,过5亿元成为一部成功影片的新基准线;对比去年管虎、宁浩等年轻导演作品票房折翼的事实,现在市场却看到年轻导演翻身做主的一线光芒,徐峥、赵薇等新势力正在成长;过往影市上多推崇张、陈、冯三大导演作品,但近半年以来,是否富含类型影片元素,悄然成为市场判断一部影片能否大卖的标准之一。
票房升级
卖座片不用挤在贺岁档也能捞到钱了?
在刚过去的一周,中国电影票房经历了一次爆炸式增长。根据《中国电影报》公布的官方票房数据,仅4月29日至5月5日一共有2500多万人次拥入影院,为票房带来9.42亿元。这个数据意味着,在五一假期选择看电影的人数比去年五一期间多了将近一半,票房则增加37%。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历来票房制高点贺岁档。
五一的票房奇迹并非小概率事件。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半年来影市持续高增长的态势,重头影片要达到票房成功,可以在一年里众多档期内选择上映时间,卖相佳的影片终于可以不用挤在年底贺岁档,也更容易捞到钱了。增幅因素来自于影院增加了751家以及今年票房过亿影片达16部,而去年同期过亿影片只有13部。
具体到各影片,半年来上演过各种票房奇迹。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票房过亿已经不好意思跟人炫耀了。票房过亿的导演超过了50人以上,过3亿、过5亿成为一部成功影片的新基准线。近日下线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最终票房定在5.2亿元,《致青春》票房也破了5亿元,彭于晏、白百何主演的爱情片《分手合约》累计票房也达到1.9亿元。
青年导演崛起
卖座导演阵容不再靠张、陈、冯?
对比去年国产片票房前10榜,最卖座导演的位子已经在2013年春天大张旗鼓地换人。单片票房最高的男导演、女导演分别是徐峥、赵薇。《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相继打破冯小刚《非诚勿扰》创下的爱情片卖座纪录。
与卖座导演洗牌相比,更为利好的消息无疑是新的卖座导演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活力,新面孔带来了新风貌。《画皮Ⅱ》《寒战》《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等片的导演都是新人,《泰囧》《致青春》两片更是徐峥、赵薇首次执导的影片。相比过往新导演都是打酱油的身份,对比去年管虎、宁浩、杨树鹏等年轻导演作品票房折翼的事实,现在市场却看到新导演翻身做主的一线光芒。
类型元素凸显
影片内容不再靠打导演牌?
过往影市上多推崇张、陈、冯三大导演作品,或者是陈国富监制影片、成龙影片之类的“名牌产品”,但近半年以来,是否富含类型影片元素,悄然成为市场判断一部影片能否大卖的标准之一。对于国产片逐渐变成“以影片内容本身为卖点”这一点,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此喜闻乐见,因为相比“试手风”般相信张、陈、冯,类型片更有规律可循,更容易摸到观众的心。
尽管首次执导影片票房就过了13亿元,但徐峥并不争功。他认为,与“谁是《泰囧》的导演”相比,更吸引观众的,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喜剧元素:“当我们三个人(徐峥、王宝强、黄渤)同时出现在现场的时候,突然发现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在笑,可见我们三个人是有化学反应的,这是一个很天然的元素。”
更多的例证在证明徐峥的观点:不少观众被《北京遇上西雅图》海报和预告片吸引,因为一看就是一部轻松的爱情喜剧;《致青春》以青春、爱情为主打,观众跟随着影片的情绪在缅怀自己的青春。
中等成本电影崛起
卖座不再靠大场面?
近半年来中等成本影片的票房成功,也令国产片有望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枣核形市场结构。一直以中等成本喜剧“小刀锯大树”的宁浩导演认为,判断一个电影市场是否良性、健康,要看中等成本电影有没有成为市场主流:“在良性的市场上,1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投资量的电影应该占到产业的70%,大片和小片各占10%~15%,是一个枣核形的结构。”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内,一批中等成本影片大卖,《寒战》《泰囧》《101次求婚》《厨子戏子痞子》《分手合约》《北京遇上西雅图》等一批影片接连交出令人惊讶的成绩单,令人看到影市格局面貌大变。根据各片片方对外宣布的数字,这些影片的成本均在3000万元左右。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