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发点和伟大的文学目标没有关系。这个城市给每个人的感觉都有差异,我想找到什么是接近真相的。上海有趣的地方在于这种寻找的过程就像一部侦探小说,你永远觉得好像离真相接近了,但真相永远在扑朔迷离之间,我想知道自己能找到多少东西。”上周五举行的“上海青创会·青年作家对谈系列”第一场“故事钩沉与城市史诗”上,对谈嘉宾之一陈丹燕这样说起她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我把上海当做我的‘草原’来写”。
陈丹燕在开场白中笑道,自己已经不年轻了,“作为一位‘非青年’作家,在这个青年作家的对谈中,被放在前面像锣一样敲一下,发出一点声音,能吸引更多人来探讨,我非常愿意。我想,假如能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认真地讨论文学,对作家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帮助。”
虽然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陈丹燕的名字和她的创作一直与上海联系在一起。在其上海系列故事最新作品《成为和平饭店》中,她以一栋建筑为主线,讲述了和平饭店这一富有象征意义、遍布历史遗痕的上海纪念碑式建筑的前世今生,作品的“非虚构小说”标签也引起关注。
“特别讨厌在写作上海的时候,将上海称作‘S市’。”陈丹燕的这个“小情绪”得到另一位对谈嘉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和主持人、作家孙甘露的共鸣。曹元勇说:“中国文学的传统可能是爱虚构、爱天马行空的,但有时,真实比虚构更迷人。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城市,在我们心目中其实是文学所塑造的城市,对于这些城市的联想可以由许多文学作品串成城市地图。要让上海成为文学的上海,关于上海的写作还可以更丰富一些。一个巴黎,是多少作家诗人笔下建立起来的。上海也需要这种多方位、多文体的写作。”
孙甘露说:“一说到上海,大家好像不用描述就知道上海是什么样的,但实际上,真正的上海比我们所描述的丰富得多。”陈丹燕补充道:“每一个写上海的作家,就好像拿一根针在挖井,每个人只要挖一小块出来。上海真的是有故事的,因为你站的角度不同,故事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可以从很多角度观看和描述上海。对作家来说,你已经生活在这座城市,还不该做做这件事?” 实习生 陈朗 本报记者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