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阎连科来渝签售新作《炸裂志》
“我从不缺少故事,
只缺少讲故事的方法”
昨日,作家阎连科来到重庆沙坪坝西西弗书店,签售自己的最新长篇小说《炸裂志》,并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炸裂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是阎连科用地方志的方式讲述的一个小村庄转型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故事。在活动开始前的采访中,阎连科说,他很多年以前就爱翻看家里的县志,新作动笔之前也专门拿了多本地方志来看,借鉴那样的写法。在活动结束后接受重庆晚报记者专访时,阎连科也谈到了他所欣赏的80后、90后作家。
每个故事都要有对应的写作形式
有“荒诞现实主义大师”之称的阎连科,相继出版过《受活》、《四书》、《丁庄梦》等作品。说起新书的形式创新和语言创新,阎连科表示,他从来不缺少故事,只是缺少讲故事的方法,可能一个故事的内容很早就想好了,但没想到合适的形式就迟迟不会动笔。在阎连科看来,对他来说,每一个故事应该有一套对应的写作方法和语言体系,“如果一个作家一生只用一种语言风格来写作,那最后就会成为‘语言大师’。”阎连科说,他希望能让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不能超越时代的作品不会被记住
说起文学作品对现实的描述,阎连科表示,过分和时代走得太近的作品,迟早会被时代翻页。阎连科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一个作家关注现实需要有更大的创造力和才华,不能超越时代的作品不会被文学记住。当问及他如何看待作家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被批评为“新闻串烧”时,阎连科说,他是一口气看完《第七天》,“我感觉很好的,每个作家都有走进现实的方法,那是他的方法。”
欣赏蒋方舟超越同代人的思考
阎连科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平时也会关注80后、90后作家的作品,在这些年轻作家中,他最欣赏的是蒋方舟。“蒋方舟新出的那本散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一篇一篇挨着看过。”阎连科说,与蒋方舟同代的年轻作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写作停留在自身上,作品反映的现实也往往表面化、简单化,而蒋方舟在写作上的思考超越了她的年龄和同代人,文字老辣又不乏这个年龄应有率真。阎连科认为,年轻作家的写作应该提升关注的深度,“哪怕是写自我,也要向卡夫卡学习,在自身的情绪中提炼出共性。”
重庆晚报:你现在的写作时间怎么安排?
阎连科:在家的时候比较固定,我一般每天早上8点开始写作,写2000字。每隔七八天、半个月就会出去晃悠一趟,让颈椎、腰椎休息下。如果是打算出去玩一个礼拜,我会随身带了一本书,但基本上都不会看。
重庆晚报:会考虑与影视导演合作吗?
阎连科:和导演合作是机缘问题,就像刘震云的小说改成的影视作品,其实小说本身和电影是没有关系的,他还是为了小说而写作。我的小说可能不适合改编。 记者 周裕昶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