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南京姜氏家风高大上:出书开博客 祖孙成相声名嘴

2014-02-09 10:34:30 现代快报

   这个马年春节,南京“姜家人”过得欢乐又温馨。大年初一,一大家子42口人,三代同堂,齐刷刷聚在了一起,吃了一顿红红火火的团圆饭。最年长的,今年74岁;最小的,还怀在肚子里,今年6月份出生。“家宴”上,爷爷奶奶们给小孙孙,挨个包了压岁钱;年轻的一辈,也送上了礼物,人手一本《我们都是姜家人》,扉页上写着:有泪水有欢笑,最温暖的拥抱。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是我们的最乐堂。

   这一大家子,自从老父亲2001年去世后,八兄妹就商定:每年都要大团聚。如今尽管父母亲都不在了,但家不“散”,到今年已经12年了。

    家不散

    马年春节,人手一本《我们都是姜家人》

   “我们家邻居特别羡慕我,每逢过年,我就会收到各种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侄子、侄女、外孙们送的。”说到过年,姜建中就乐呵。

   而这几天,72岁的姜兆凯也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大年初一,姜兆凯“做东”,邀请一大家子42人,一起吃团圆饭。在家庭聚会上,姜兆凯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收到了一份晚辈们送的新年礼物。这份礼物,是一本制作十分精美的图册,书名就叫《我们都是姜家人》。《虎年春节聚会》《姜家老姊妹云游南国》……这本书用大大小小的文章和图片,记录了姜家人的过往历史、日常生活等。从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一股股暖暖的亲情从纸间溢出来。

   “2001年,我父亲去世后,大家就商定,虽然父母不在了,但大家还是要‘团在一起’,于是乎,每年大年初一,整个大家族都要聚在一起拉拉家长。”姜兆凯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共9个人,可惜的是5妹在北京,很小的时候过继给了一个表姨。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在南京。

   “每年春节,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老的给孩子们压岁钱,小的相互问候,挺温暖的。”姜兆凯说,父亲去世后,姜家大哥姜兆元成了姜家的精神领袖。在大哥的号召下,从2002年春节开始,各家轮流办春节全家宴。到今年,这个传统已延续12个年头,也终于轮到了姜兆凯的女儿姜海佳家来“承办”。

    手足情

    兄弟姐妹8人,一年聚会20多次

   “只要天气好,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去爬爬梅花山,大家聊聊家常,兄弟姐妹中,谁有困难也相互通个气。”老大姜兆元说,现在,他们这一辈都已经退休了,最大的74岁,最小的也有57岁了。他们聚会的时候都会带上老伴,聊上两个多小时,各自回家。

   “一年中,我们这些兄弟姐妹最起码会聚个20多次。”姜兆元说,除了周末聚会,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就是“我们都是姜家人”这个博客大巴。在这个博客大巴上,每个人都可以说心得,聊家常。

    大哥有风范,嫂子像妈妈

   姜家人中,姜建中是老九,在家排老幺。“我大哥比我大17岁,大哥结婚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屁孩。”姜建中说。说起大哥姜兆元,兄弟姐妹们真心地夸。

   姜兆元出生于1940年,由于兄弟姐妹多,家境又贫寒,17岁就当学徒工了。姜兆元说,学徒后,他拿到的钱都交给爸妈,补贴家用。在姜建中眼中,大哥特有“范儿”,大嫂就像妈妈一样。“大哥是裁缝,经常给我们做衣服。大嫂也很好,到现在,她对我们就像母亲一样,关怀关心。”姜建中说,二哥、三姐也很照顾小的。

   小时候如此,现在老了,一家人还是那么亲。老二姜兆凯说,1997年,老伴得了乳腺癌,当时他还没退休,女儿又在苏州工作,老伴没人照顾,兄弟姐妹知道了轮流值班,照顾得非常好。

    长幼情

    晚辈工作忙,长辈报喜不报忧

   不过,姜兆元说,考虑到年轻的一代工作辛苦,他们往往都是报喜不报忧。遇上什么事情,兄弟姐妹之间,能互相帮助解决的,自己直接解决了。“有困难的事情,我们都不大愿意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年轻人都很忙,老字辈都退休了,我们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长辈友爱,小辈们也很有孝心

   《我们都是姜家人》一书的“主编”鲍天慧,“80后”年轻人,其母亲姜权中在姜家老姊妹中排行老八。鲍天慧是一名建筑设计师,目前在上海工作。

   鲍天慧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09年,随着网络的兴起,鲍天慧萌生了开个姜家人自己的博客的念头。2009年9月底,“我们都是姜家人”博客大巴在鲍天慧及其母的建议下,开始了热闹的“记录之旅”。“大千世界”“浓浓亲情”“家有儿女”“家庭聚会”等9个版块精彩地记录了姜家的过往历史、日常生活等,成了姜家人日常沟通、交流的一个极好的平台。

   鲍天慧告诉记者,新书内容都来自过去5年的博客文章,是她和老公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整理制作出来的。平均一本书造价300元,出书成本由6个小辈均摊,是他们为姜家长辈们准备的马年礼物。提及这,姜兆凯直言,“小辈们很有才,很有孝心,而且,之前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真的让我们很意外、很惊喜!”

    人才多

    这一家,有笑星,

    有“神算子”

   除了浓浓的亲情,姜家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门户”。老二姜兆凯的外孙顺顺,在数字方面格外有天赋。顺顺今年虽然才8岁,但早在3岁多时,就因为与众不同的数字天赋,就成为现代快报2009年9月16日《点点周刊》的封面小明星。

   姜家第三代人中还有一个格外可爱的孩子,名叫吕承浩。浩浩(小名)是姜家老六姜敬中的孙子,爷爷叫吕少明。在南京有一对祖孙被誉为相声界的“黄金搭档”,说的就是姜家的这爷俩。

    专家说

    家庭文化很重要

    可形成社会凝聚力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国的基础,有家才有国。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最传统最朴素的情怀。但是,在民国时期,这种传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认为家族文化是封建文化。现在,社会越来越松散,尽管政策放开,一个家庭可以生“二孩”,但实际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更体会不到兄弟姐妹之间浓浓的手足情。

   贺云翱说,家庭文化很重要,好的家庭文化,可以形成社会的凝聚力,会形成优良的家族传统,会形成激励机制,形成家族人人争先,同时,有感恩情怀。“我挺羡慕姜家的,这样的大家庭中,人人都很幸福,这个大家庭中的孩子也不会孤单,在长辈的关爱中,获得浓浓的亲情,也会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会有深深的感恩情怀。”

    见习记者 吴頔 记者 胡玉梅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