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著名文学史家王运熙逝世 研究古典文学60余年

2014-02-09 10:51:49 文汇报

   “章雨雪霏霏,天地同悲!王运熙先生今天凌晨驾鹤远去……悲心难寄天地无情可奈何,文章名世日月同辉启后人。先生您安息吧!学生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昨天清晨,复旦大学的BBS上都是悼念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先生的消息。

   王运熙先生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汉魏六朝唐代文学、乐府诗和《文心雕龙》的研究。王运熙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完成的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早已受到高度重视,其成果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性著作,他的乐府诗歌研究至今还是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王运熙先生与顾易生先生共同主编并亲自参与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卷本,多年来被全国高校用作教材。他还与顾易生先生共同主编并亲自参与撰写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王先生成名很早,1949年前后就已经在当时文学研究最著名的杂志《国文月刊》上连续发表3篇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当时他才20出头的年龄。虽然如此,王先生却一直很低调,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寡淡。

   “不论任何时候,王先生从来都是口不臧否人物,在他看来任何人和他都只有学术观点的不同。”王运熙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吴兆路说。有一次吴兆路从老家回来,王运熙先生听说他的父亲独自一人生活,问了很多生活的细节,“他很担心我父亲不能照顾好自己。其实王先生平时和我们除了聊学术也很少聊别的内容。偶尔流露的那种关心之情,让我们学生感受到这样看似不在意人间世故的老先生,内心感情其实非常丰富。”

   而在王运熙先生的另一位弟子杨明教授看来,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以“释古”的态度,探求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的发展规律,以求是、求真为鹄而新见迭出。“他注重将各种具体问题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中考察分析,注重将古代文学创作和古代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他把《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作为自己治学的座右铭。”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说,先生的治学态度和风格,影响了整个学术团队,使复旦大学的文学批评史研究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生平简介

   王运熙,1926年6月生于江苏金山(今为上海市金山区)。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三、四届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三、四、五届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三届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

   王运熙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著有《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文心雕龙探索》等,主编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等。

    (记者 姜澎)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