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冰,我多年的同事,亦是我的老友,他一方面为国家的质量事业兢兢业业,一方面又是一个笔精墨妙的书法家。在担任中国质量报驻云南站站长同时,还拥有国家级优秀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研究员等多个头衔。珍藏着小冰的几幅书法,每一次拜读,都会被他那厚重古朴却又酣畅淋漓的墨宝所震撼,不言不语,却透出摄人心魄的气势,让人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于是挺直腰杆,仿佛身在收藏馆一般,生怕怠慢了这样精妙绝伦的字艺。
最近一次见到小冰,是在吉林长白山脚下。他是个走到哪写到哪的人,看到雄奇壮美的长白山,手上自然闲不住,赶紧找来笔墨。只见他提起笔,微微沉吟了一下,突然间,笔走龙蛇,“长白风骨”四个大字跃然纸上,我不禁为他叫一声好!真正大成的书法能够写出一种“气”,还有一种“势”,“长白风骨”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羁和洒脱,这种不羁和洒脱有几分似草书,但是又不同于草书,草书更多的愿意把每一笔都做到精而简,而“长白风骨”四个字,每一个字都在追求连贯洒脱的基础上还蕴含了楷书的身影。总体给人的一种形断意不断的连绵而俊美的感觉,透过他的字我对长白山仿佛又多了一层敬畏。
其实,小冰的字大多运笔灵巧秀润,线条富于质感和动感,体态饱满端严而充满了张力。他在书法上涉猎颇广,你一幅幅作品欣赏下来,会发现他竟不局限于一两种字体,而每一种字体都似信手拈来,各有各的风骨。仔细体会他的用墨、线条、结构、章法,隐隐然具有来处,然而他的见解、他的性情、他的风格也随处可见,形成了求实醇厚、浑朴古茂的书风。我尤其喜爱他楷书,用笔均匀平稳而不露锋,字体横轻直重,一横坚细劲挺,一竖饱满沉着,一点刚劲雄阔,整体上让人感觉内刚劲而外温润,宽舒圆满,雍容大度之际而又不失雄浑正气。还有他的行草,给人的感觉优美流畅,婉如江河,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愈看愈轻松愉悦。
小冰喜欢写“佛”,不同字体的“佛”我就见过好几副,兴许是写得多了,他的“佛”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古人云:“写字者,写志也”,“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为本”,还有“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我认识的小冰就是这样的:待人热情、坦率、真诚,始终恪守要做好事,先做好人的格言。与他交谈,会使你与陌生人交往的戒备心顿时为之释然。他为人低调,做事不张扬、不跟风、也没有顶着诸多荣誉光环,他就是他自己,本本分分做人,规规矩矩写字,潜心创作。
与小冰相交多年,知道小冰原是将门书香世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听闻在他5岁时,他的外祖便逼着他练字了,从楷书到柳体和魏体……无论哪一个流派的技法,要想做得精而有造诣,童子功是必不可少的,试想一个5岁的孩童,正是好动的年纪,也许连毛笔都还握不稳,却要安静地坐着,提笔、运笔,认认真真练上几个小时的字,五岁、十岁到四十多岁,可是真正的下苦功了。
走书法这条道路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书法艺术有一个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特征,即不学古人的作品,不潜心研究传统,在书法上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小冰继承传统书法的优点,又师而不泥;他学习借鉴先辈精美的东西,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他把书法作品自然、洒脱、古朴、神美、神韵挥洒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进而独树一帜,成就了如今自成一派的字体风格。手有所摹,心有所悟。他在创作中把轻与重、虚与实、燥与润、刚与柔、方与圆、提与顿、顺与逆、翻与绞交替运用,笔走龙蛇之后,就是一幅幅被业内外人士所称颂的作品。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兴许是将门出身,小冰对毛体极为推崇。众所周知,毛泽东的草书大气磅礴,天马行空,从来是果敢自信,神采夺目。不少人以此修身养性,小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中国,毛体写得好的人还是比较少,大部分毛体书法的研习者,还只是停留在爱好阶段,作为业余的一种消遣。小冰认为,虽然毛体是师法毛泽东的书法,但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似阶段,只有真正做到神似,才能成为大家。在我看来,小冰已得其八分精髓,你看他写的《长征》和《满江红》,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显现出自己用笔厚实的风格,笔墨酣畅,给人感觉婉如江河,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愈看愈轻松愉悦。难怪人们争先恐后上门求字,直接点明要毛体。
小冰曾经对我说,他在写字时,习惯先在心中勾勒出字的大致形态,然后大笔一挥,心中的字才跃然于纸上。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晋代王羲之就说过:“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站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我想,这该是书画者必备的功夫吧,从艺术构思的完成,到艺术形象的诞生,即将心中的意象诉诸笔端,创作出艺术品来,就必须依靠熟练的艺术技巧,而技巧的掌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刻苦磨练、日积月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书法和绘画等艺术道路,如果仅靠练习基本技法和模仿,而缺乏灵性的顿悟,就有可能被淹没在书艺殿堂的最底端。我观小冰的书法,确是功夫与灵性兼具。他临摹时应是潜心钻研,得其精髓,并且有所参透,当他在前人的作品中吸取足够多的营养,就把有用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又加入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保持与时代同步,便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观他的作品,往往是古朴中透着一股灵动,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展现出承前启后的精神与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一直认为,小冰的书法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气息与乐趣,是其它当代所谓流行书法家无法做到的,这种基于文化底蕴和自身才情的自然流露或勃发。有人说: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感情是意境的灵魂。这话不无道理。意境一词常见于文学中,它在作品中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诗意特征。书法也讲究意境,西汉学者杨雄说:“书为心画”,它需要作者将情感渗入其中,将思想与书法艺术联系起来。这一点常被我们忽视,我们只停留在笔画中,因而写出来的书法作品只有骨架,而少血肉。但是小冰的书法作品,气势纵横,畅达开阔,用笔稳健,字形刚劲,通体看有龙飞凤舞之姿,细观笔锋有铁画银钩之力,精神与力量很好的揉合在一起,其作品刚中有柔,柔里透刚,即所谓有骨有肉也。
反复品味小冰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在作品中常常会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注视社会大背景下的人类命运,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其实小冰有一些亲属定居在了台湾,常年不得相见,双方都思念得紧。今年7月份,小冰终于踏上了宝岛,如愿以偿见到了亲人。面对多年未见的亲人,小冰想必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唯有书法方能纾解他心中的潮涌吧,“气节”、“同根同族同血脉”、“日月潭美景”,一幅接着一幅……小冰是个含蓄的人,他想要表达的感情都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了,我有幸看到这几幅字,他选用的是庄重的隶书,那折笔的爽利,方笔的朴茂,侧锋的优美,无不令人为之心折,更让人动容的是,小冰浓浓的感情随着笔尖在纸上流淌,又赋予了作品一抹别样的深沉与情怀。
沉浸在一纸黑白之中,想到小冰临池已有三十年,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对书法真是极爱的。有人说,生活艺术与书法一样讲究技艺章法,谋篇布局,经营位置,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走马。缓时,静若处子;疾时,动如脱兔。忽而,笔走龙蛇,天马行空,俄而,一唱三叹,峰回路转,我想,在小冰心里,挥毫泼墨,书写快意人生,应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了吧。(记者傅江平 )
| |
| |
(点击图片进入傅小冰书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