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岁》虽然讲的是返老还童的故事,但依然可以归为青春电影的类型。和之前的《匆匆那年》、《微爱》、《同桌的你》相比,把票房和口碑综合起来看的话,《重返20岁》更胜一筹。不过,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重返20岁》的腰杆儿还是不太硬,因为其核心竞争力来自韩国人写的剧本。
可以说,国产青春电影在磕磕碰碰中一直难言起色,缺乏好故事、好创意、好剧本,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不堪”不是我们的青春
《重返20岁》有个一奶同胞的兄弟——韩国电影《奇怪的她》。这本来就是说好了要套拍的作品,一虾两吃。
梳理一下该片的要素:大妈变少女、唱歌加选秀、爱情和离逝,都圆融地统一在一个屋檐下。观看体验非常舒服,这要归功于剧本的扎实。
反观我们之前的大量青春电影,剧情弱智、故事老套、炫技过头,没办法,只好靠一两个偶像明星撑场面。结果自然饱受诟病。
鉴于编剧的技穷,没本事弄出高潮戏,有网友就吐槽:“国产青春片,动不动就堕胎,难道是给街头人流广告做代言吗?”“这根本不能代表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没有那么不堪!”
当前的青春电影受众,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个群体对于自身的关照很在意,对青春电影的需求很旺盛,消费观念不守旧。因此,尽管国产青春电影如此糟糕,但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把票房一次次推高。
2014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达到296亿元。其中,有两部描述校园生活的青春片成绩相当亮眼——《同桌的你》拿到近4.6亿元票房,《匆匆那年》更是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中突出重围,收获近5.8亿元票房,与《小时代3》一起打入2014年国产片票房排行榜前10位。
口碑越差票房越好成为国产青春电影一大怪现象。《匆匆那年》在豆瓣网上评分仅有5.4,《小时代3》也遭到网友疯狂吐槽。
资本投机催生青春泡沫
一部好的青春片,眼界是关键。纵观当前“繁荣”的青春电影市场,其实格局很小。我们从中看不到广大农村、乡镇青年的身影,我们看不到宏阔的时代背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为什么会如此局促?一方面是编剧群体的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一方面是资本的投机性在作祟。
除了少数红得发紫的幸运儿之外,国内每年产出的青春片堪称海量,更多的青春片因种种原因而被埋没在了茫茫“影海”之中。也有不少青春电影遭遇“影院一日游”,甚至根本没人知道它曾经上映过,最终只能沦为票房“炮灰”。
有院线经理认为,在跟风成性的电影圈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当年《疯狂的石头》火了之后,就出来一堆‘疯狂’系列电影,《泰囧》之后一堆公路喜剧跟风,一旦看到一个成功案例,马上就会出现很多跟风之作。但很多电影话题不足、明星不多,再加上本身质量也不行,很有可能票房不好。”
因为资本的逐利性,催生了青春电影的泡沫,让很多本来可以成为佳作的剧本,无法精耕细作,生硬地加入过时的元素,就拍成电影了。
向漫画等青春文学借枪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供给端不给力,需求方再饥渴,也只能扼腕叹息,或者移情别恋,成为日本、韩国、泰国青春电影的拥趸。欧美青春电影由于跟我们的文化比较远,不太容易被接受。
平心而论,日韩为代表的青春电影发展得比较早,形成了成熟的模式,编剧上也有匠心独运之处,充满灵趣。为啥我们的编剧就编不出好剧本?
事实上,日韩青春片的剧本选择面很广,他们发达的漫画产业就提供了厚重的基础。比如,日本每年有大量漫画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剧面世,口碑和票房往往双赢。比如《逆境九壮士》、《赌博默示录》都是如此。
因为,作为底本的漫画本身就是千里选一出来的,在从这些卖座漫画中优中选优而出,改编成大银幕作品,自然容易成功。事实上,不少漫画家在创作前端就考虑如何影像化的问题了,在具体创作中就会考虑镜头感。
这一点,我们正在迎头赶上。南派三叔写《盗墓笔记》,“写到第四本的时候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做成漫画,最后一本的写作花了1年半,有意植入很多画面感很强的描述。”他说。结果,根据《盗墓笔记》改编出来的漫画横扫各大图书市场,而影视剧版权也已经卖给了美国派拉蒙公司。
还有文学作品也可以是青春电影的后盾。比如最近很火的《何以笙箫默》,虽然不是电影,但是道理相同。其剧本改编自同名小说,2003年9月伊始在晋江原创网连载,经过十余年网络发酵,向影视作品转化早已是众望所归。
所以,打通动漫、文学作品与青春电影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创意的流动和脱颖而出,这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当然,前提是我们的青春漫画或者青春文学足够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