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观众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观赏内画技艺。中国文化报记者陈曦 摄
从文化部官网获悉,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联合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组织的区域合作非遗展,全面呈现了京津冀10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
当日上午,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来到全国农业展览馆,参观在这里举办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他一边参观一边详细了解京津冀非遗生产性保护情况,并饶有兴趣地体验了其中的互动项目。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伟一同参观。
在展览馆1号展厅内,汇集了京津冀70个非遗项目,囊括雕錾塑作、扎绘织绣、琴棋书画、传统医药和表演竞技等领域。雒树刚一行依次参观各个项目,并与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亲切交流,仔细询问非遗保护传承及生产经营情况。在“面人汤”展台前,雒树刚称赞面塑作品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得知制作这些面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汤夙国今年3月离世,雒树刚嘱咐后人一定要把先辈的艺术成果整理好、传承好。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工艺极其复杂,北京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程淑美现场展示了掐丝、填丝等工序,她高兴地介绍,近几年产品很走俏,其中高端定制的居多。雒树刚听后欣慰地说,要注重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积极融入当代生活,并形成特有的商业模式。
文化部相关司局和京津冀三地文化厅局负责人一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