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中新人文交流翻开新篇章

2015-11-13 09:45: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文化部官网获悉,11月的新加坡,花团锦簇、绿意盎然。7日的一场晨雨,更令这个“花园国家”焕然如洗,散发着格外清新的气息。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装饰一新,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当天,正在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这里共同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揭牌。

   5年前,正是习近平和吴作栋共同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奠基。此次揭牌对加深中新和中国与东盟地区常态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演出展览庆祝中新建交25周年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坐落于奎因街217号,毗邻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美术馆等知名文化机构。中国文化中心于2012年12月开始施工,2015年2月竣工,建成后的中心大楼共10层,建筑占地约13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在海外建设的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文化中心。

   揭牌仪式在文化中心小剧场举行。仪式上,新加坡华乐团和新加坡少年儿童为中外嘉宾带来了精彩的演出。在乐团音乐总监叶聪的指挥下,演出以《黄土地组曲》第四乐章《石板腰鼓》开场,陕北气息浓郁的器乐演奏呈现出一派腰鼓喧天的热闹景象。第二首乐曲是新加坡高胡协奏曲《鱼尾狮传奇》第三乐章《情系南洋》。高胡独奏一气呵成、和缓优美,仿佛述说着新加坡建国初期的记忆。

   演出的重头戏是《三字经随想曲》。8名小学生走上舞台,伴随着乐团演奏,以稚嫩、质朴的童声流利地诵读《三字经》。这群来自南洋小学的孩子充分显示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特点,他们当中既有华人后裔,也有马来西亚、印度族裔,还有金发碧眼的欧美裔学童。精彩的演出引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正在文化中心一层展出的是“梦笔新境——纪念中新建交25周年美术作品展”。“梦笔新境”展由中国美术馆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共同主办,中新双方各有25幅作品参展,代表了对两国建交25周年的祝贺,共同组成的50幅作品也象征了对新加坡建国50周年的祝福。

    此外,“文物带你看中国”触摸屏等多项中心设施也已投入使用。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朋友圈”扩容

   当天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关于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到:“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在《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执行计划指导下,探讨开展两国文化产业合作。新加坡欢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成立。”

   如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揭牌仪式致辞时所说,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中新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进入了新的阶段,在中新文化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新建交25年来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发展的重要成果。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与新加坡共享的平台,是增进中新文化交流,服务两国人文交往,增进中新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窗口。

   新加坡文化、社区和青年部政务次长马炎庆说,今年两国领导人的互访表明了两国在最高层及各领域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新加坡华人先辈来自中国,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十分融洽。4月,两国签署了2015年至2017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必将推动两国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当天,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还举行了合作伙伴签字仪式。在雒树刚和马炎庆的见证下,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马红英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新加坡华乐团、新加坡金航旅游业有限公司和新加坡武术龙狮总会等多家机构的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文化地标让人“记得住乡愁”

   在投入使用之前,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就已备受关注。正式揭牌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仿若出水芙蓉,绽放于当地媒体的重要版面和门户网站首页,引发当地民众聚焦。

   7日中午,文化中心正门前围满了前来一看究竟的当地居民,许多外国游客也在此拍照留念。一位陈姓居民告诉记者,他前一天就专程过来“踩点”了。“我祖籍广东,今天全家人一起来到中国文化中心,在这里还遇到了我的邻居。”

   “‘记得住乡愁’是习主席的名句,用它来表达我对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印象和期待再合适不过。”一位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90后”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已经成为校园社交网络上的“热词”。“很多新加坡人祖籍就是广东、福建,中国文化中心会成为他们寄托乡愁之地。”

   在新加坡这个重视建筑设计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筑本身就是两国人文交流的华彩一章。中心大楼由参与过中国30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设计,以裙楼、塔楼、景观电梯、连廊和主屋顶组成,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晚上,玻璃景观电梯、空中连廊和“斗拱”灯饰营造出类似孔明灯的光效,与周边建筑、设施融为一体,成为优雅别致的城市景观。

   文化中心内设施齐全,设有展览厅、小剧场、会议室、培训教室、图书馆。其中,位于六层的图书馆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网络连接,为新加坡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小剧场采用先进的灯光、音响系统,可容纳240名观众。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中间层的露台和屋顶空间堪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既是契合周边生态环境的“空中花园”,又便于举办开放型的文化艺术活动。

    不难预见,软硬件齐备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将很快成为崭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国文化中心

   在揭牌仪式后举行的工作会议上,雒树刚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文化中心要办出特色、办出权威、办出水平。要以满足新加坡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应该让新加坡人民点菜,不是我们端菜,这样他们才能给我们点赞”。要发挥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理事会双方成员的作用,统筹好中新两国资源,把文化中心打造成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使文化中心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认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大文化框架下全方位展示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平台,应以高水平、不间断的艺术展演、网络文艺、教学培训、思想学术对话等活动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创造成果。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肖江华表示,中国文化中心将与本地文化团体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和传承做出贡献。

   对于未来,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团队信心满满。据马红英介绍,目前,新加坡文化中心计划推出数个主题项目:“发现中国讲堂”将通过讲座加强与当地政界、学界、文化界和青年精英的交流;“全景中国”将每月放映一部中国国产电影;“狮城月圆”将把中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展览带到新加坡;“欢乐春节”则通过举办传统节庆活动,传递注重亲情及家庭和睦的价值观。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23个中国文化中心,发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外文化合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运用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之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无疑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更多责任和重要使命。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