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艺术家老区亮“绝活儿”

2016-02-05 16:07: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文化部官网获悉,国家京剧院的于魁智、李胜素,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陶红、王卫国,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斯日吉德玛、刘婕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山翀,中国交响乐团的刘云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郭斌等,中央歌剧院的阮余群、李爽等,中央芭蕾舞团的鲁娜、周兆晖,中央民族乐团的唐峰、冯满天等,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国家画院的曾来德、洪厚甜、王厚祥、陈海良、周延等知名书画家……这些来自国家艺术院团一流的艺术家,他们为何在1月31日至2月2日齐聚遵义?

   正值农历小年,根据文化部领导关于做好两节期间基层文化工作,让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指示精神,在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的带领下,文化部艺术司组织11家部属艺术院团的百余名艺术家,冒着严寒来到贵州遵义,开展“文化迎春、艺术为民”新春慰问活动。4场演出、2场培训,在与人民零距离的接触中,艺术工作者收获了感动、引发了思考。

    在最需要的时候走到群众中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书写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壮丽篇章。一代代文艺工作者都在歌颂遵义这座光荣的城,歌颂闪光的遵义精神。

   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在精心策划下,此次新春慰问活动既有集中的广场演出、现场书写赠送春联,还有11家院团的艺术家组成小分队,深入军营、福利院、基层学校开展慰问演出,同时还走进遵义演艺集团,开展艺术指导和帮扶。

   贵州出现新年第二轮降温,天气寒冷,第一天演出时大雪纷飞,但演出现场留下了很多感人的瞬间。在福利院,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走到老人中间,握着一位老大爷的手唱《父老乡亲》,老大爷听得泪流满面;舞蹈家山翀光脚穿着单薄的舞鞋跳《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冻得腿都麻了,但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一丝不差;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唱完一曲后被台下观众的热情感染,又主动加唱一曲。尽管灯光简陋、舞台简单,但艺术在人民中间的这方舞台显出了本色。

   在艺术家的全心演绎下,每一个节目都能打动人心。诗朗诵《遵义城头霞光闪》,歌曲《过雪山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唤起了人们对长征历史的崇敬之情;京剧《白毛女》选段、舞剧《铁道游击队》选段、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芭蕾舞《红色娘子军》选段重诉革命的伟大精神;中阮独奏《天高云淡》、二胡独奏《战马奔腾》则带来传统文化的隽永意味。

   19岁的周生浙是个新兵,他眼含热泪的听完《怀念战友》,被歌中描述的战友情深深感动;而老兵周彦说,在部队7年来第一次看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感觉过了一个热闹的年;市民拿着艺术家赠送的对联满面含笑地说:“这是全国有名的书法家写的,我要拿回去珍藏。”

   仡佬族观众田焱说,我们这里每次一有演出,山上都站满了人,很高兴艺术家带来不同种类的艺术,让山里的孩子开了眼界。红花岗环卫工人李仕芳说:“今年我们不能回家过年,艺术家和我们一起过年了。”

    “所有商演都要为下基层演出让步”

   年底演出最繁忙的时候,接到慰问演出的通知,于魁智、李胜素没有一丝犹豫,在北京演完《西安事变》第二天一早5点就乘飞机来到遵义,他们说:“所有商演都要为下基层演出让步”;山翀接到电话时还在非洲进行文化交流,从非洲飞回来半夜到家换了个行李箱又连夜赶到遵义,3场演出完后,又要立刻赶赴南美演出;中央芭蕾舞团的3位演员前一天刚刚演出完《鹤魂》,却为了赶第二天下午的慰问演出,一刻也没有休息;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前一天刚刚带领贵阳交响乐团进行演出,为了赶来遵义推掉了交响乐学术交流方面的活动;中阮演奏家冯满天颈椎受伤,依然带病前来;中央歌剧院62名演员接到通知,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

   “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艺术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来慰问演出是一种践行,把最好的作品回报给人民。”于魁智说。

   正在剧组拍戏的陶红特意请假来参加慰问演出,她说:“我很喜欢到基层来,也喜欢塑造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只有多接触基层百姓,才能塑造好自己的角色。”

   “众所周知,芭蕾舞不仅对舞者的自身条件要求严苛,对演出的外部条件也有很高的要求,包括演出室温要在18摄氏度以上,地板要平滑不可凹凸不平等等,在不到零度的天气里跳芭蕾我还是第一次,上台没几分钟,脚一点知觉都没有了,但是听到基层观众的掌声,比在大剧院演出还高兴。”鲁娜说。

   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团长钟鸣达为当地艺术工作者进行了3个小时的声乐培训。“讲完课,几个人跑过来,还让我给他们单独辅导,当时产生的强烈感受是基层艺术工作者渴望接触文化最新的发展趋势。”钟鸣达说。

   山翀说:“艺术工作者的心里得装着人民,基层观众更需要我们,通过演出也想让老百姓知道艺术家愿意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把人民、国家、民族放在心中才是真正的扎根人民”

   老百姓喜欢怎样的艺术作品?如何建立艺术为民的常态机制?如何创作出高峰作品?一次新春慰问活动,却让艺术家们思考良多。

   “艺术家最需要沉淀,应该把功利心去掉,坚守自己的本分,回到人民中间,才更能明白自己背负的使命,把人民、国家、民族放在心中,才是真正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刘云志一直在身体力行,过去的十几年中,他去黑龙江、云南、青海、新疆、贵州帮助发展当地交响乐团,却从不计较金钱、名利。“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能给艺术家带来新生,人民是艺术的土壤,打好地基,万丈高楼才能平地起。希望艺术家能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文化部艺术院团艺术服务基层活动能建立起常态机制。”刘云志说。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上扮演讲述者老兵的王卫国笑称:“假老兵来到了真老兵的地方,我第一时间去遵义会议会址学习参观,红军不畏艰苦、勇往直前,这种革命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内核,也是艺术作品应该着重表现的精神。”

   于魁智和李胜素在演出间隙也去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每到一地进行采风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目前,他们通过采风而创作的《西安事变》一直在打磨提高,2016年将在全国巡演。“在基层,我们更加感受到文化的作用,了解了不同地方的人民对艺术的向往,也激发了我们自己的创作灵感。”李胜素说。

   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在贵州黔东南州建立了民族音乐基地,与黔东南歌舞团“结对子、种文化”,常年开展艺术采风和互助帮扶工作,共同创作了《仰欧桑》、《行歌坐月》等作品。虽然经常下基层采风,但唐峰是第一次到遵义来,他强烈感受到:“没有来自百姓的喜欢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

   接下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向上走、向下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焦裕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儿童剧《红缨》等,都将以公益演出的形式登上贵州的舞台。

   此次活动也拉开了文化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全年公益演出活动的序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家艺术院团将在全国各地开展超过700场公益性演出,预计受惠群众近百万。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