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7月22日电 (胡友军陶成君)连日来,作为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青海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名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各显身手,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海东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大做“非遗”文章,打造“青藏首站”新形象。
汉、回、撒拉、土、藏等18个民族聚居的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素有“极地门户青藏首站”之称。
海东市市长鸟成云介绍,悠久的历史赋于了海东丰厚的文化资源。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更为海东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的文化资源。从互助土族的“安召舞”、“轮子秋”,到民和的“七里寺花儿会”,再到循化的撒拉族婚礼、乐都的九曲黄河灯俗,海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唱皮影、听花儿、跳安召,随着一场又一场盛大展演活动的隆重举行,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
据了解,目前,海东市已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9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3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5人。
鸟成云表示,作为一个撤地建市不久的地级市,海东需要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软实力,经济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海东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保护,鼓励运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打造优秀文化旅游演出节目,精心打造了《彩虹部落》、《中国撒拉尔》等旅游演艺产品,使其成为海东“非遗”的亮点。同时,把“花儿艺术节”、土族歌舞、回族宴席曲等富含民族民间文化的元素融进旅游项目的创建中,以非遗文化为依托,开发了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并大力支持以循化圣驼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等非遗产品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目前,我们海东市已经和河南开封、洛阳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共同发起成立文化旅游联盟,和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有关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河湟大地的魅力已经亮相于‘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之上。”鸟成云说,“‘一带一路’既是一个经济带,也是一个文化带,相信‘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会促进海东经济的发展,也必将给海东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接下来,海东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将继续打造民俗游、生态游、宗教游、历史文化游和黄河风情游五大旅游品牌,做足‘非遗’文章,全力打造‘极地门户青藏首站’的新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