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 题:复旦教授汪涌豪携“游侠三书”沪上论“侠”
作者 王笈
“到今天为止,许多人还在看金庸(的书),当他们别的书找不到的时候,就会继续把《鹿鼎记》、《笑傲江湖》看一遍,用来安慰自己心里的寂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20日在上海图书馆谈及华人对“侠”的喜爱时说。
汪涌豪学的是“古典文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侠诗颇有兴趣。他说,自己当年是想出版一本与游侠诗有关的书,没想到最后却把“诗”换成了“史”,“我那时候出一本书是非常难的,编辑就跟我说,书我们还是要的,但是‘游侠诗’这个题目没人看的,你如果能写写中国的游侠史,这可能有销路。”
“无知无畏”的汪涌豪扛下了这一题目,把“二十四史”一本一本地翻,潜心研究中国游侠的历史。1992年,汪涌豪出版了自己的“游侠”处女作,后有《游侠人格》等书相继出版。时至2016年,研究了20多年“游侠”的汪涌豪带来了自己的最新版“游侠三书”——《中国游仙文化》、《中国游侠史论》、《侠的人格与世界》。
“全世界华人没有一个不喜欢游侠、武侠、侠客的,‘侠’文化、武侠小说、武侠电影早就‘走出去’了。外语词汇里有‘龙’,有‘功夫’,西方人早就耳熟能详了。几乎是功夫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汪涌豪说。
对于“侠”能从诸多中华文化中“脱颖而出”、率先走上世界舞台,在汪涌豪看来,在于人与人之间需要“碰撞”和交流,“‘文质彬彬’可能会造成人和人离得很远。从我个人的气性上来说,我就喜欢‘侠’这样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侠”究竟是从何产生?海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有观点称,“侠”来源于儒家,孔子就曾为保护鲁国国君愿抛头颅、洒热血,孔门之中也有一些有“血性”的弟子;还有观点认为,“侠”来源于墨家,墨子“热腹”,是“侠”的先生。
“‘侠’是当你处在缓急之间的时候,可以来帮助你的一群人。他们天然地站在弱势的一边,这样的人了不起。”汪涌豪说。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侠”的精神因为“土壤”始终都在,留存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到今天,海内外华人依旧非常喜欢“侠”。从热播电视剧,到畅销文学作品,多少都能寻觅到“侠”的元素,“侠”故事仍然是不少华人茶余饭后唠嗑的内容。
而在探索了数十年“侠”世界的汪涌豪看来,那些“侠”的身上其实也存在着某些“天性”,“他们大多是胆汁质的、多血质的、外倾型的太‘阳’之人,敏感、冲动、对环境高反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