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到纳米比亚,与自然谈一场恋爱 (二)

2017-01-06 17:18: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曹璞

  往事穿越八千万年

  不到纳米比亚,不知道纳米比亚有那么多可以与“世界”二字相关联的动物与自然……比如,Eason将要带我们去的地方便是其中之一——红沙漠。

非洲红沙漠(曹琦摄)

  沿着前面的车辙我们逶迤前行,Eason告诉我们:这里是纳米比亚沙漠保护区,在这里,一沙、一树、一盐碱地都是被保护的。我们的车只能后车碾前辙,如果下了车道,将被处以5000纳币(1人民币:0.5纳币)罚款!

  一位同行的朋友请求开车,哪里想到,还没有开出百米,车就陷进沙海里了。这里,除了沙海,还是沙海,怎么办?只见Leo先生跳下自己的车,围着那辆车转了一圈,对车上的人说:“你们都下车,到树底下休息一会儿,看我的!”

  大家下了车,紧张地看着Leo跳上了驾驶位,三搞两下,轰鸣中车子竟爬出了沙窝!

  我问Leo怎么回事,Leo的脸上旋出了两个得意的酒窝,笑笑说:“这款雷克萨斯LX570,是由陆巡200平台衍生而来,沿袭了陆巡200系列的优势。并且配备了比较实用的科技系统crawl control。刚才你们的同伴想在沙漠中自驾耍一耍,结果由于没有沙漠驾驶的经验很容易陷车,而570拥有的技术遇到这种问题能够很轻松地解决。我给你们配备的车不错吧?放心,我们做好了排除任何旅途障碍的准备。”

  我们继续在沙海里前行,骆驼刺稀疏地分布在沙漠里,或绿或枯或直或倒或侧卧。Eason指着一棵半绿半枯的驼骆刺说:“看,那棵树是不是很独特?你们猜它是正在死亡,还是由死亡而复生?”

  我们望着沙海里树干粗大、树枝繁乱、曲直的骆驼刺树,一半绿荫蔽日,一半枯枝扭曲、狰狞,被Eason一问还真一时想不明白,它们到底是走向死亡还是新生?

  Eason笑笑说:“其实它根本就没有死,你们看无论这棵树多大,树尖都是向下的。那是因为这里太缺水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旱的状态,连云都很少。水是生命之源,树为了生存,无论它长多高,它的树枝都是向下,向水而生嘛。干旱无雨时它们树枝干枯,以保存的实力,下雨时,哪怕是几滴,它们就开始返青,返青的节奏是先绿一半再绿另一半,你们来的季节是南半球的春夏季,即旱季雨季相交的季节,所以你们会看到半绿半枯的骆驼刺树。我叫它‘生死树’!”

生死恋(曹琦摄)

  抬眼望去,天边竟飘着朵朵白云!Eason兴奋地让我们细看白云,说:“你们太幸运了,这里很少有云,不仅如此,你们看:那里有‘逗号云’!”

  What is “逗号云”?几天来老是听着Eason操着流利的英语和向导、黑人司机交流,我脑海里的语言系统也出了问题。

  隔着车窗我望向天空,天空湛蓝,白云团团……Eason指着两片云说:“你们细看那两朵团云下面是不是拖着一个小尾巴,像逗号一样?”啊,果然,Eason说得不错!

逗号云(曹琦摄)

  Eason笑着说:“这是由于特定的气候决定的、特殊的云状,当然,这种云在这里也是很少出现的,你们太幸运了!”Eason给我们解释“逗号云”的成因:从大西洋东海岸有一股叫本格拉寒流,沿着南非从南向北流动,这股低气压的寒流压迫着海面,使海水蒸发的速度变慢。蒸发的海水是惟一进入纳米比亚红色沙漠的湿气,这股湿气上升,而沙漠的干燥的空气下降,这样两股气流在云的两面挤压、拉伸,便形成了独特的“逗号云”!

  呼……好复杂!Eason继续介绍红色沙漠的成因、地貌和气候特点。他说:由于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挡住了印度洋的水气,南回归线横穿纳米比亚,信风从大陆吹向大海,空气中没有任何的水气。沙漠面积是5万平方公里,而我们来到的纳米布诺克路夫国家公园,是纳米比亚沙漠保护区,公园占地2.3万平方公里,向北一直延伸到安哥拉。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沙漠,距今8000万年。是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沙漠保护区,这里也是惟一可以看到沙漠大象的地方。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当地那马族人发音叫“苏丝黎斯”沙漠,意译即枯水的沼泽,因为这里曾经有沼泽,现在干枯了。而中国人给它起名叫“红沙漠”,因为这里的沙漠的沙子大多数是红色的。

  你们现在看到的沙漠是红颜色的,是不是?但是,如果你在沙漠里纵深行走,你会发现这里沙漠的颜色是不同的,且会一直不断地变换。这便是我们为什么要到纳米比亚来看沙漠的原因——世界绝大多数的沙漠是由风化形成,而这里的沙漠则是由很多河流的沙子被风带到这里的,这些沙子来自不同的河流,尽管它们离开母河千里、万里,但是沙子的颜色便是它们永远无法退去的胎记!“如果你有时间穿越整个沙漠,你从纳米比亚的南部开始收集的沙子,穿过北部一直到安哥拉西部,你会收集到一瓶色彩五颜六色的沙瓶!”一个好诱人的创意,但是,看来我没有机会了。

  Eason接着介绍:我们脚下的红色沙漠是由桔子河的沙子形成的,桔子河距这里近800公里,当风吹过的时候,轻一些的沙子先飘起来,而刚到这里来的沙子比较重,因此形成了沙漠层次。黑色的沙漠则自来库瓦布河。

  “走,我带你们去看一个红沙漠的奇观!”我们跟着Eason艰难地徒步翻过沙丘,当我们看到眼前的这片沙漠的时候,我们被惊呆了!红色沙丘群,环抱着一块、椭圆型的、白色的沙滩,白沙滩上,稀疏有致地或竖或横的枯树,如果把眼前的情景转换成黑白片,绝对是一幅大自然的手笔挥而成的水墨画!……“那不是白沙,而是盐碱地,千百年来,风沙滚滚,这片盐碱地竟没有被周围红色沙丘的沙子埋没,这同样是一个不解之谜!”

红沙漠中的盐碱地(王禹摄)

  此刻,我开始怀疑Eason同学该不会是学地质气象学的吧?

  我们下榻的酒店是建在沙漠中的古堡酒店!石头是酒店建筑的主材,在这座英国式古堡酒店客房区中间中心的位置,建有一个20m×6m的露天游泳池。酒店各个角落由碧绿树木、紫色的三角梅、沙漠之王——巨大的、一人多高的仙人掌装点……

沙漠古堡酒店(曹璞摄)

  当你拉开房间的纱帘,看见窗外沙漠中、烈阳下站立的孤树,以及树下乘凉吃草的剑羚,才意识到:这里是沙漠腹地。

乘凉吃草的剑羚(曹璞摄)

  每个客房都有一个用石头砌起的、与沙海半相连的露台。拿出从万里之外带来的、家乡的岩茶、功夫茶具,茶香混合了沙漠的气息,让岩骨茶香更加纯厚、丰富!此刻,多想邀请远方的朋友,在沙漠腹地、在英式古堡,来一场中式下午茶!

  苍凉沙漠,无边无际,骆驼刺傲然挺立,向水求生,仿佛在天地间与水谈一场亘古之爱!打开笔记本,滴?滴?敲着键盘:

  《致生死树》

  云,要怎样表达对你的热爱?

  我挣脱沙漠温暖、热烈的怀抱,

  为只为抚摸你柔软的面庞;

  云,要怎样倾诉对你的深情?

  纵然烈日吸尽我每一滴泪水,

  为只为你无意间的回眸,

  装点起最后的一丛绿;

  云,要怎样表达对你的眷恋?

  每飘零一片枯叶、每根枝蔓曲折,

  为只为将你凌乱的丝发缠绕……

  为只为,那梦中的情愫,

  霞云间,我生而绿、枯一树,

  死而千年挺立,

  《生死树》就是我爱的别名!

  茶水已凉,皓月升起,仿佛一阵飓风,把沙砾撒上天空,被湛蓝的天幕拥抱,苍穹便有了散金般的点点星光,引诱着你去探寻沙漠深处更多的秘密。

  《神秘园》的乐曲在床头响起,消失在广袤无垠的天、地、沉沉黑暗中……

  正在消亡的部落

  沙漠中藏着无数的秘密,比如,我们要去探访的、现在世界仅存的父系、母系共存的原始部落——辛巴族部落。

年轻的妈妈(王禹摄)

姐弟(王禹摄)

  经过一天的沙海跋涉,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山坳,这里竟是溪水潺潺、绿树成荫,好一个风水宝地!

  第二天清晨,我们来到了辛巴族的部落,透过晨雾,我们看到一群牛羊集结在部落出口。我们的向导是说英语的达马拉兰族人,站在树下他告诉我们:“辛巴族人原来生活在非洲东部,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由于生活地水源的逐步消失,他们开始向西部迁徙。路途中他们与非洲另一个彪悍的民族:马赛族遭遇。马赛族有多强大呢?如果在非洲、各民族,分别与狮子搏斗,能够活下来的,大概只有马赛族。与马赛族的搏斗,使辛巴族损失惨重,只剩下一小部分部落,从安哥拉进入了纳米比亚,在沙漠绿洲中安定了下来。

  辛巴族至今还保持着他们古老的传统:酋长负责男人们外出放牛等劳作的分配,做出与外族之间的争斗,甚至是否需要发动战争的决策、决定。而酋长的大老婆即是部落的女王,决定着所有财产的分配与奖惩,以及所有女人在部落内务工作的分配。除了外出放养大型牲畜、与外族争斗外,辛巴族的女人几乎承担了所有部落的工作:饲养鸡、羊小型牲畜,搭建泥屋、照看孩子……。因此,他们是父系、母系并存的原始部落。

  辛巴族的男人娶老婆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有牛,想娶几个就娶几个,通常四、五头牛可以娶一个老婆,而酋长的女儿当然身价要高一些咯。如果酋长死了,他的弟弟则连同酋长的地位、财产、老婆、孩子……统统一并继承下来。

  辛巴族有一个很有趣的风俗:他们的女人终生是不洗澡的!听到这里,我们都惊呆了,我们曾经听说过西藏的妇女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出嫁和死亡。而辛巴族的女人终身不洗澡,这里气候这么干燥,放着卫生与否且不说,皮肤怎么受得了?向导笑笑说:她们有非常棒的护肤品——用当地的红色石头捣碎成粉,和上牛羊动物油配制成她们的护肤佳品,涂在皮肤、头发上。因此,辛巴族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红泥族。红泥族人无论男女,上身赤裸。当然,红泥族的男人,只要他愿意、有条件,是可以每天洗澡的。

  辛巴族部落有一条“圣线”,连接着羊圈、圣火、酋长的泥房子,他们没有信仰的图腾,但是,这条神圣的线任何外来人都是不允许跨越的。如果要从酋长的房子的左边到右边,必须反向逆时针走完一个圆来到圣线的另一边。当然,随着参观辛巴族的外人越来越多,因此,被邀请进村落的客人,辛巴人是允许自由跨越这条“圣线”。

  哦,那么好,我作为知情人,千万不要去迈这条“圣线”咯!我们跟随向导走进了部落。迎面,我们见到一个大概两岁左右的孩子站在那里,望着我们。“哟,还是一个男孩!”Eason的语气充满着怜惜:“红泥族的部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近亲繁殖不可避免,导致的结果首先便是男人的生殖能力低,其次大部分男孩子都会早夭。这个男孩子,能够活到二十岁就算不错了!专家研究预测,这个种族,再过二十年就可能自动消亡了……”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活泼、聪慧的男孩子,圆圆的脸上有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配上丰满的鼻子,皓齿红唇。当我举起手机给他照相的时候,他淘气、好奇地掂起脚尖来够我的手机,我把手机给他看我拍的照片时,他竟用手指在我的手机屏上划动:他知道划动手机翻看照片!揽着他弱小的身子拍合影,我的脸在微笑,内心却说不出地发酸……我衷心地祝愿他快乐、健康地成长!

  红泥族的女人们在女王的带领下,围坐成一个圆圈,每个人的面前都放一些她们自己做的手工品。向导告诉我们:红泥族人厌恶不劳而获,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女人们,有的在奶孩子,因为上身赤裸,你很容易看出有的人怀孕在身。凡是头顶有头饰的则是已婚,头饰上开几个叉,便意味着她生育过几个孩子。而她的脚腕处如果左右饰品长度不一样,则意味着她的家里新近有亲人去世。

  大家凑了一些零食作为礼物由向导送给了女王,女王说:如果你们愿意付一些钱,我们可以跳民族舞。当然,她们的民族舞和她们的生活一样:完全是原始的。歌,没有任何旋律,而是尖叫;舞,仅仅是奔跑和跺脚。她们邀请我们中间的一位男士和她们一起跳舞,将我们的参观带入了高潮!

  是的,辛巴族的生活状态是原始的,甚至说不能叫“生活”,仅仅是生存而已,虽然,我们不能用语言交流,但她们很愿意用大而清亮的眼睛与我们对视、交流,对我们的拍照,很配合,甚至听得懂我们希望她们笑一笑的请求……

  与动物近距离,你不担心

  告别了辛巴族部落,我们驱车来到“非洲野生沙漠大象”保护区。之所以有那么多前置定语,说明了这里大象的特殊性:与非洲大象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它们的头部和耳朵更大,身材更小;腿部更长、更粗壮,特别是它们脚的面积更大,那是为了方便它们在沙漠中行走。Eason告诉我们:“非洲野生的、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沙漠大象在世界只存在于纳米比亚。”又是一个世界惟一!

非洲象(王禹摄)

  向导带领我们来到一处地形为三角形的高台,说:“这里叫‘大象之歌’,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大象此起彼伏的呼唤声。”他说:非洲野生沙漠大象可以发出十几种声音,表达它们各种情绪和信息,有的是从长长的鼻腔里发出来的,还有的是从更深的腹腔里发出来的。还有一个低频的声音是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常用于示警,这种声音可以在大象的哺乳期内招来方圆10公里内的所有其他大象。

  通常大象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但是,如果某个生物,包括人类伤害了大象,大象发出的警示可以招集其他大象,对伤害它们的对象进行报复。大象的报复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将仇敌彻底摧毁!如果是人类伤害了它们,它们就把那个人的家园,或者所乘坐的车辆踩平为止!

  向导在保护区工作了二十多年,他认识每一头大象,并且给它们都起了名字。保护区为大象,以及保护区内的所有动物修建一些水池,以保证动物们在干旱的情况下不致渴死,除此之外,对于保护区内动物的生存状态,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纳米比亚有300多头非洲野生沙漠大象,保护区曾经有70头,而现在仅剩下37头。

  跟着向导,我们的车涉过一片沼泽,绿色的芦苇随风摇摆,鸟儿鸣叫着,从草丛的深入飞起,“因为是原生态保护区,所以除了非洲野生沙漠大象,这里还有长颈鹿、斑马……数百种大、中、小型动物。”向导说。

  Eason提示我们:大家是不是特别想拍到大象竖起两个大耳朵的照片?不过,我告诉你们,如果大象对着你竖起了双耳,而不是来回扇风,那便是大象在对你示警!

  正说着,向导发出了“嘘”声,Eason悄悄地说:“发现大象了,大家安静。”车子,缓慢前行……果然,前面有几头大象,还有小象!他们在沙泥里乘凉、嬉戏。车,在距离大象十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摇下车窗,我们纷纷地举起了“长枪短炮”对着大象瞄准!看来它们已经很适应人类给它们拍照,“噼噼啪啪”的快门声根本惊扰不到它们。大象是安静的动物,它们体型庞大,动作缓慢,想拍出好片子,惟一指望的就是抓拍大象耳朵扇风的时候,那巨大的双耳如展翅般地直立的瞬间……不容易的!

  大象似乎在与我们比耐心,终于,大家收拾起相机,离开了大象。大树下,借着荫凉,Leo带着黑人司机打开折叠餐桌、餐椅,摆上香槟、沙拉、烤肉……,大家刚刚就坐,Eason声调不高地说:“哟,大象来了!”我抬眼看了看坐在车头的Eason,这才意识到为什么Leo带着黑人司机干活的时候,他却高高地坐在车头,原来他是在望风——这里终究是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而所谓的“保护”仅仅是修建一些水池,人类不对动物的生存状态进行任何干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领地!

  只见两头大象缓步向我们走来,大家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好,向导说:“大家别慌,保持安静,躲到车后面去就可以。”趁大象离我们还远,胆大的朋友竟举起了酒杯与大象合影。

  大象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走过我们的餐桌前,停在了大树下,双目盯着我们,大家屏住呼吸,安静地与大象对峙着,此时,离大象最近的人大概仅仅5米,这几个人中也包括我。突然,大象竖起双耳、慢慢地抑起头、抬起腿……向导低沉地说:“快躲到车后面!”大家四下躲避,而站在车边的我则静静地站在原地,拿起手机,回身和大象拍了张合影!常识告诉我:当与野生动物意外遭遇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安静、不动,再伺机慢慢地离开!

  大象抬起脚步并没有向我们走来,而是离开。当它们走远的时候,Eason抬头看着树恍然大悟地说:“哦,怪不得!这是相思树(ana tree又称微白金合欢,学名Faidherbia albida),这树上的果子是大象最爱吃的,它们是奔着这棵树来的!大家可以尝尝这个果子,酸酸甜甜的。”嗨,原来是我们侵占了大象的餐厅!

  除了大象,斑马、狒狒、跳羚、长颈鹿……各种野生动物在我们眼前出没,一一被我们的相机捕获……直把我们相机卡拍暴、电池电量耗尽,我们才在落日的余晖中来到被称作“大象之歌”的天台。

斑马(王禹摄)

  天台已经搭起了几个帐篷,“今天我们体验一下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露营!”Leo说。责任露营的是一位出生在国家动物保护区的白人小伙子。他,穿着一条短裤、一件T恤,留着连鬓大胡子,头发像草一样乱蓬蓬的。他的父亲很早就在这里从事动物保护区的工作,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坳里开一间酒店。当地政府规定,如果要在这里开酒店首先必须在这里从事动物保护工作5年以上,并且做出贡献,才可以申请,按照政府动物保护区严格的要求建设酒店。他们的酒店也很有意思:每间客房都是一间独立的微小型别墅,床具洁白、柔软,设施从露台到冰箱、保险柜该有的都有了,最具特色的是卫生间、淋浴房,它们是由石头垒起来、纯露天的,在这里,除了动物,你不必担心走光!

  在用当地特有的茅草做顶的酒店大堂,我们见到了一位身材娇小、漂亮的白人姑娘,连鬓胡的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他的老婆。曾经小伙子做过从南非到纳米比亚旅游大巴的司机,在那时他认识了从英国来旅游的姑娘,他们相爱了,姑娘便留了下来,和小伙子一起经营这间纳米比亚深山里的酒店。

  现在,小伙子带着黑人工人,就地取石垒起灶台,为我们做起了野外烧烤,所有的肉食都是取自合法猎杀的、野生的、各种鹿。晚餐后,有的人围绕篝火聊天讲故事,有的人架起相机准备拍星空,而我则准备走向我的帐篷。向导叫住了我们,说:“大家夜里活动一定要小心,从脚印上看,昨天晚上有三只狮子到天台下的溪水边喝水。当然,因为我们的地势高,一般情况下猛兽是不会来这里的。为了防兽,我们的篝火终夜不熄,有两位黑人值班保护大家,大家可以安心休息。”

沙漠中的盛宴(王禹摄)

  几天来,我们随时都可以在野生保护区享受野餐盛宴、品尝香槟。这都是原于Leo他们随行配备了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79 双排皮卡汽车作为补给车。Leo介绍说:“其实在非洲,中型皮卡的市场非常大,也非常全面,品牌的种类十分多。作为补给车来讲,本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丰田海拉克思(Hilux),福特Ranger,大众Amarok,尼桑NP300,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价格更昂贵的陆地巡洋舰79双排皮卡。选择79皮卡原因有几点。第一,就是无与伦比的可靠性。玩越野的人都对70系列的陆巡耳熟能详,纯机械式的分时四驱系统,手动变速箱,硬桥硬马的底盘及悬挂,都让79皮卡成为了最佳的补给车选择。第二,更强大的发动机及动力输出。我们所采购的79皮卡,也是搭载的和陆巡200一样的发动机型号为1VD-FTV 4.5升柴油发动机,不同就是79上面的为单涡轮增压版,一样是国内并不发售的车型。首先来讲就是够新鲜,非洲风很足。其次,大排量的发动机将会提供更高的马力,再就是出色的低转速扭矩输出。这些都是十分适合扮演一辆补给救援车的要素。第三,更好的装载空间及拖拽能力。79皮卡车身较高,虽然后斗本来的高度不高,但是装上上封闭型后盖之后,装载的空间就十分可观了。外加陆巡系列向来比较出色的拖拽能力,再拖上一个房车也无妨,旅途中的便利性会更高。第四,车队的统一性。很简单,陆巡车队既霸气,又实用,在圈内粉丝也多。所以,why not?”

  在一边的Eason悄悄地告诉我,这辆陆巡79 双排皮卡是Leo先生的收藏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在非洲,Leo他们孙子兵法用得不错!

  这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0.63个人,被誉为“世界最黑暗的地方”。在这里露营,是不是需要一些勇气?更何况狂风开始大作,天慢慢地黑了下来。

  帐篷里有一张折叠床,坐在床上用手一呼撸,细沙和防晒霜已经在脸上打成泥浆。从背包里摸出湿纸巾在脸上细细地擦,然后再涂上护肤精华素,算是洗了脸。掏出两块口香糖,放在嘴里慢慢地咬着,只当是刷了牙。合衣钻进毛毡巾、棉被里,好暖和!打开Kindle,既是看书,也是照亮……临睡前最后的一个意念是:地质学家、探险家、科考队员……他们……真伟大……

  迷迷糊糊地沉睡中,能够听到帐篷外的脚步声,感受到有人从帐篷外面帮我掩好被狂风吹开的帐篷窗帘……

  半夜,睁开眼睛,透过帐篷顶看到星光点点,爬出帐篷,一看,哇!竟是繁星满天,星光把天台照得白花花一片,土狼的叫声听得真真切切!

(责任编辑:一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