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到纳米比亚,与自然谈一场恋爱(三)

2017-01-06 17:44: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曹璞

  看动物,看大动物,看猛兽

  连续几日,各种动物看了很多,只是还没有和传说中的非洲狮子、猎豹打过照面,因此,当Eason说要带我们去“大猫基地”的时候,大家那种既期盼、又有几分担心的劲,像猫爪挠心一样。

猎豹(王禹摄)

  “大猫基地”由一个叫汉斯的家庭经营管理,它的起源是由于这里的猫科猛兽,比如猎豹、花豹、狮子对附近的农庄牲畜袭击,农庄主不得不猎杀这些猛兽。然而,这些猛兽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为了保护它们,汉斯家族将占地超过200平米公里的区域开辟成“大猫基地”。

  带领我们寻找猎豹、花豹的向导是从南非来的白人帅哥,他在这里工作八年了。他告诉我们:游客来这里参观的费用仅够大猫基地员工的开支,很多费用还是由动物保护基金承担的。现在,基地努力地说服附近的农庄主不要猎杀动物,他们可以用麻醉剂打中动物后,将动物送到这里来。

  我们在寻找猎豹的途中,看到了一处用铁丝网开辟的隔离区,向导告诉我们,这是动物适应区。送到这里来的动物要先在这里适应一段时间。动物们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它们保护领地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气味的辨别。因此,当有新动物送到这里来的时候,我们会先把动物放在隔离区里,气味可以吸引它们的同类,当它们的气味熟悉了,就会彼此认同,再把新送来的动物放出来,这些插班生就可以融入保护区的生活了。我们看到,隔离区里十几只挤在一起的小斑点鬣狗,它们紧张地向外张望着。而铁丝网外面,两只大的斑点鬣狗显然是保护区里的“老油条”,把我们的观光车以及一车人全当空气,自顾自地打闹,向导告诉我们:这对是斑点鬣狗兄妹。

  绕过这一对斑点鬣狗,我们向大猫基地深处开去。向导开着车,他身边坐着黑人助理,手里拿着很像我们当年的电视天线的东西,左右探测着。Eason解释说:“这里的豹、狮子脖子上都有一个项圈,当我们接近不同动物的时候,探测仪就用发出不同声音的反馈。除了探测仪,我们的向导经验很丰富,他可以通过鸟的叫声、动物的脚印、小动物的行走方向,判断附近、哪里有什么大型食肉动物。”

远古的呻吟(曹琦摄)

  根据经验,猎豹比花豹要好寻找得多,但是,突然Eason告诉我们:向导说发现了花豹的信息!果然,我们听到了黑人助理手中探测仪发出的、轻微的“滴滴”声。按着助理提示的方向,向导不管杂草、树枝,爬坡过坑,“滴滴”声越来越急促、清晰了,我们知道花豹就在我们周围。然而,就在我们紧张、兴奋的时候,“扑哧”一声,我低头一看,一股气从车轮中喷了出来——爆胎了!向导对Eason说:“你帮我瞭望!”便下车开始换轮胎。我们心里都祈祷着:这个时候花豹千万别来!当他把轮胎换下来的时候,我们看到轮胎上扎着一个粗粗的树枝!

  轮胎换好,向导继续带着我们寻着花豹的信息前行,然而,花豹的信息越来越弱了,直到完全消失!向导遗憾地说:“我们换轮胎时错过了机会,现在去找猎豹吧,猎豹好找一些。”

  不久,向导停下车,他和助理一人拿起了一根木棍走,我们也纷纷跟着他们起身。向导叮嘱说:“大家排成一队跟着我,不要出声,如果猎豹向你走来,不要惊慌逃跑。”我们紧张、兴奋、无声地点点头,这毕竟是要去面对食肉、猫科动物,还是野生的!

  我们一行十个人,默默地紧跟着向导的脚步,衣服时不时地被植物刮住,为了不掉队,只好对衣服粗暴地生拉硬扯。向导的脚步慢了下来,他的手指无声地指向斜前方:一只猎豹在前面的灌木丛中行走,离我们大概十米开外的距离。向导无声地带领我们、跟着猎豹的脚步走。每个人都紧张地举起相机一面走、一面按快门,直到猎豹隐没在树丛中,消失了!向导又找了一个方向,我们跟着他走了二十多米吧,在他站定的时候,我们看到前面不到十米的地方,一只猎豹横卧着!夕阳下,它悠闲地东张西望,我们对着它各种拍照,有些胆大的竟和它拍起了合影!猎豹根本无视我们的存在,懒洋洋地打起了哈欠!我弟弟手快拍了下来,他一查看照片,发现猎豹竟是一付憨笑的模样!

  告别猎豹,我们驶向保护区的高地。高地空旷,我们举起了香槟杯,一起看布满半个天空的火烧云。我回过头问向导:“每天带着游客找猎豹、花豹……除了战争,大概你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了吧?”

  “没有危险,有一次我一个人遇到了花豹,我和它面对面,四目相视,僵持了大概十分钟。最后,那只花豹自己走了。我在这里工作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动物伤害工作人员的事件。这里没有人伤害动物,所以这里的动物对人也没有那么大的敌意。”

  大家都喜欢这位勇敢、热情、开朗了的小帅哥,纷纷地与他合影。

来自南非的“大猫基地”的向导,他帅吗?(曹璞摄)

  Eason向我们进一步介绍猎豹,他说:“猎豹,听名字是不是很霸气?其实,它们在食肉动物的生物链中处于下风。首先,它们在捕食的时候毫无章法,逮着猎物就一通乱咬,常常因为没有击中要害而让猎物跑掉;其次,它们在追击猎物的时候,经常犯低级错误。比如:冲到灌木丛前仍不知道刹车,一头扎进灌木丛中,保护区发现有的猎豹,因为树枝刺瞎它们的眼睛而死亡。更有猎豹在追击中一脚踏进石缝里,因骨折而亡……总之,猎豹的智商需要充值。

  “猎豹的捕食技能是跟着母亲学会的,一只猎豹从出生到能够独立生活,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保护区有的猎豹是因为农庄主猎杀了侵犯他们牲畜的猎豹之后,又发现还有一窝待哺的小猎豹,他们只好把小猎豹送到保护区。虽然保护区也对这些猎豹进行回归训练,但是,你们可以想象,这样长成的猎豹生存能力更差。汉斯家庭倾尽所有经营保护区还是不能完全支撑保护区的开销,现在保护区的经费主要由动物保护联盟筹集,由汉斯家族对保护区进行经营管理。”

  火烧云绯红褪去,空气中迷漫着夹带着特殊草香的气息。向导说:“要下雨了,我们下山吧。”果然,下山的路上,天际间,呈现出一种蓝灰、紫橙、青白的……由天空到大地的过度色带!我到过内蒙古草原,也去过腾格里沙漠的腹地,但是颜色如此丰富、变化莫测的天际,还是第一次欣赏到!一道耀眼的电光,从中空垂直地投向大地,雷声滚过苍茫大地,鸟儿叫声嘹亮而惊恐,大风吹动我们的衣衫,一派非洲原野大雨将至的景色。

  电光闪烁的频率越来越快了,向导却把车停了下来,他拿了一把铁锹走下车,到一棵树下挖掘了起来,不一会儿,看他手里拿着一块树皮一样的东西,放在鼻孔前深深地嗅着……

  他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们,说:“这是罗兰树的根皮。”我把罗兰树的根皮拿在手里闻,根皮有着一股淡淡的香甜味。哦,我明白了,空气中混杂着的那股特殊的清香味,就是罗兰根皮的味!向导提醒我们:“大家要小心,罗兰树的根皮有毒。古老的布须曼人知道用什么对付动物,那就是毒药——他们把罗兰树的根皮磨成粉,涂在箭头上射杀动物,从而猎取野兽。”

  在纳米比亚的一些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布须曼人的雕像、绘画。Eason告诉我们:可别小看布须曼人,据科学家考证,他们是人类十四种族起源之一的“闪族”人,英语发音为“布须曼”,也是非洲五大种族之一。现在纯正的布须曼人已经没有了,但纳米比亚仍然设有一些布须曼族的保护村,这些保护村除了表演性地接待访客外,他们的真实生活对外界来说,仍然是神秘的。

  当我们到达保护区酒店,进入房间准备洗洗睡的时候,一场大雨终于倾倒下来,大雨使酒店的电线短路,我们在黑暗中洗了一个凉水澡。

  埃托沙,动物的天堂

  埃托沙国家公园,曾经的、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园,最辉煌的时候占地5万平方公里,现在超过2万平方公里,仍然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国家公园。

  当我们准备进入埃托沙国家公园的时候,我们的车、行李被严格地检查,我不解地问:他们在检查什么呢?Eason告诉我们:“他们在检查摄影飞行器,中国游客非常喜欢带那个拍动物。但是,飞行器会惊扰到动物,因此是纳米比亚所有保护区禁止的。”

  我们一行,没有任何人携带那个“高科技”,顺利过关。Eason开车把我们带到一片白茫茫的盐湖边上,他告诉我们:“眼前这片盐湖长130公里、宽差不多50公里,是椭圆形的。埃托沙国家公园由‘盐盆地貌’组成,这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干旱的,风把盐湖里的盐吹向大地,高盐的沙砾覆盖整个5万平方公里,因此这里的动植物都必须适应高盐的环境。雨季时,这里的降水量还算充沛,可以有积水吸引动物来饮水,也滋润着沙漠地带相对丰富的植物。这里有大约114种哺乳动物、340种鸟类和11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和1种鱼类。赶上雨水多的年份,这里还会有洪水,那个时候,鱼类的品种会增加到49种!”

  我嘞个去,这灰白一片的沙漠里还藏着这么多宝贝?!真是拍动物的天堂!

  一片积水池,斑马、角马、各种羚羊相安无事地饮水。喂,见过长颈鹿喝水吗?没见过?想象一下:长腿欧巴的长颈鹿还拥有长长的颈,怎么低下高高的头探到水池里饮水?它得大劈叉!摄影师告诉你:有图有真相!长颈鹿是非常小心、机警的动物,通常它们在饮水的时候,总有一只长颈鹿望风。

饮水的长颈鹿(王禹摄)

  “走,看狮子去!”这一路,各种动物见得有点审美疲劳,独独狮子还没有见到。所以Eason的招呼,让我们精神一振!离开水池开车大概二十分钟,Eason便慢慢地停车,轻轻地说:“看,那里,狮子!”,摄影师悄悄地举起了照相机,顺着Eason的手指,我很困难地发现了距我们十多米外的一棵树下,卧着一只母狮子!它的皮色和树混在一起,真太不好找了。原来,在大自然中,狮子的伪装色这么棒,身为动物之王,有必要吗?

  车子慢慢前移,不远处另一棵树下,还卧着一只母狮子!正阳烈日,狮子懒懒地在树下躲荫凉,我们对着它拍照,它乜了我们一眼,看向远方,那神情似乎在说:“你们真无趣!”

非洲狮(曹璞摄)

  我问Eason,没有向导,你是怎么能找到狮子的?Eason告诉我:在非洲找动物有三种方式:很多动物都有领地意识,特别是猛兽,上次我们在这附近看到过狮子,这次来找找看,果然有!第二种,保护区都设有水塘,方便旱季保护动物饮水;第三种就是跟着向导走。

  走出我的客房不足五十米,便有一个半腰高的石头围栏,依栏望去,百米开外的石头缓坡尽处有一个椭圆型的水塘,仍然是各种动物喝水,已然是不新鲜了。不过,要是有人告诉你:晚上非洲动物之霸——大象、狮子、犀牛、豹子……随时出没,你还敢在房间里睡吗?

  深夜,三只犀牛来到水塘。母犀牛闷头喝水,两只公犀牛顶了起来。静静的月色下,它们互相的撞击声听上去还真有几分瘆人。这边打得火热,哟……看,谁又来了?母狮子!一只母狮子一步一步地来到水塘,自顾自地喝起水,不一会儿又自顾自地离开……白天非洲象、长颈鹿、斑马、甚至凶猛的斑点鬣狗……都在这里共饮一池水,而现在除了这几位爷,没有任何动物敢在跟前儿。静悄悄的夜,除了犀牛互相掐架声和狮子呼噜呼噜的饮水声,一切仿佛都沉沉地睡去……

犀牛掐架(王禹摄)

  没有看到威风凛凛的非洲雄狮,是我们此行惟一的缺憾。当我们离开国家公园的时候,又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检查——每个行李、每个车的座椅都要被打开检查。这个不用介绍,我懂:他们在查违禁猎品!

  重返首都温得和克市,车掠过兰花楹树,花开得正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开紫色花的木本植物,回望繁花满冠的兰花楹,似曾相识,甚是眼熟……

  就要回北京了,半个月的行程,似乎时间不短,又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这里还有很多的未知。夕阳洒进酒店餐厅,手握香槟杯,看气泡在落日的余辉中升腾,突然发现,这里的夕阳在橙红到蓝天的中间,有大片的绯紫色……那紫色恰与盛开的兰花楹一样,兰花楹般的紫晚霞,同样是别的地方看不到!

  是的,上帝眷顾这片土地,把最热烈、最纯美的色彩给了纳米比亚:湛蓝的天空、赤红的沙漠、金黄的沙滩、绯红的晚霞、艳紫的兰花楹以及黑亮皮肤的纳米比亚人民……

森林中的恋爱(王禹摄)

海狮宝宝(王禹摄)

  是的,这15天里,我们以山川、沙漠、海浪、戈壁……为弦,以车辙为弓,演奏了一曲轻灵的海顿《小夜曲》。纳米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准远不如我们,甚至很多人的境遇只能说是生存。但是,他们对环境的敬畏是我们不能比拟的。相比之下,我们的旅游开发则是对环境、对自然乃至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野蛮的侵略、洗劫和掠夺!

  是的,纳米比亚让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一个与概念中完全不同的世界,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人文,再到奇丽的风光……都与我们曾经的认知迥然不同。他们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人,采取的是彻底的、“顺其自然”的态度,甚至颠覆着我们曾经的价值观。

自由飞翔(王禹摄)

  他们不去改造辛巴族的原始社会,他们不去改造盐碱地,他们对于动物的保护仅仅是修建积水池……而我们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君王追求的是“一统江山”;对于自然,从大禹治水、李冰的都江堰、再到京杭大运河,从我们的祖先直到今天,谱写多少改天换地的诗篇;而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便是对于人的价值观的塑造和改造的历史。我们口中的“顺其自然”,则包含着多少叹息与无奈……

  对面坐着纳米比亚洲际旅行社总经理Leo先生,北京人,加拿大留学毕业后来纳米比亚创业。谈起对纳米比亚的认识,他说:“在纳米比亚、任何地方你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回到北京,我长久地凝视着非洲地图,我发现,那块土地的轮廓很像人的侧面头骨。在接近欧洲部分的广袤土地,曾经孕育着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明……而东非和南非,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世界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因而,科学家有理由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一场纳米比亚之行,摇动了我心底深醉不醒的意识——我们对非洲认知和理解的浅陋,不逊于欧美人之于我们!

  非洲,等我,再来!

水晶杯,等琼浆玉液,等那个谈诗说故事的人(曹璞摄)

(责任编辑:一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