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世界叫“南极”(六)
曹璞
又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晨曦 摄影 曹璞
3月7日,我们来到南设得兰群岛的海域,阳光敛去美丽的光芒,天空不再绚烂,海洋阴暗晦涩,一切的明媚瞬间过渡到了黑、灰、白。但,丝毫都没有影响我们的好心情:今天我们将要登陆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没有了阳光,一切都在黑、灰、白中 摄影 曹璞
坐上冲锋艇,我们向中国长城站驶去,灰绿色的海水不再湛蓝,黑褐色的岩石从冰雪中裸露出来。冲锋艇驾驶员告诉我们:南设得兰群岛地处南极的北面,面向德雷克海峡,是南极的“热带”,这里的岛由火山岩组成。据说,群岛中的一座火山1970年出现过喷发,而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
乌云压岩,海疆无语 摄影 曹璞
乌云压岩,海疆无语。我们的冲锋艇先是在南设得兰群岛的海域穿梭,不时地有小海狮围着我们的冲锋艇跳跃,冲锋艇摇摆得厉害,很难抓拍到小海狮的萌态。后来,我们意识到:原来,小海狮在和我们游戏!这里常见到的是帽带企鹅,它们栖在岩石上,静静地望着万年的海洋。天空飞翔着各种鸟类,最常见的便是贼鸥啦。岩石岛组成海上桂林,只是没有青山绿水的妩媚,有的是宽广的海面,有的是万里长空,有的是可以摒弃一切喧嚣的淡定……
和我们嬉戏的小海狮! 摄影 曹璞
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的气温相对比较高,雨水充沛,岛上布满了深绿色的苔藓,因此岛上除了中国的长城站,还有其它国家的14个科考站。之所以中国和很多国家选择这里建科考站,是因为岛上有一个小型停机坪,方便补给供应。
我们快乐地驶向长城站 摄影 团友
隐隐地我们闻到了一股腥气的海淡菜味,冲锋艇驾驶员指着有房子的岩石岛说:“那里就是长城站了!”我们扯开嗓门高喊:“到家了,我们到家了!”
长城站全貌 摄影 曹璞
大家看到了,这里荒凉、寂寞,到处都是终年不化的积雪。踩着浪花,我们登上了长城站的岛屿。长城站始建于1985年,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又建了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夏天,长城站会有45位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到了冬天,这里只有14位工作人员。除了科考需要,在这里长期驻守的工作人员一年一轮换,没有女工作人员在站里工作。我们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活动,除了供游客参观的长城站展览室,其它的房子是不允许进入的。在这间展览室里,专门有两位工作人员给来客的明信片、书本、甚至是衣服上加盖纪念章。
工作人员一边盖章一边向我们介绍说:这里每年的1月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而冬季这里的温度降到-30度左右。遭遇暴风雪是家常便饭,风速可以达到每秒40米!“南极风”秒杀世界百米短跑冠军!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摄影 曹璞
展览室外,设有从泰山搬运来的“泰山石”,全国青少年赠送的“中国少年标”塑像,还有一口中国钟。风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在灰、黑、白中,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集装箱分外抢眼 摄影 曹璞
长城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俄罗斯、韩国、智利等国家的科考站与长城站相邻。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我们脚踩的土地之下1.2米是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建有10座永久性的建筑,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和食品库。
背靠泰山石好忠实,那对石狮子显然是江浙风 摄影 团友
继长城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又建设了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此,要特别提一下昆仑站:它建成于2009年,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距离南极极点纬度不到10度(南极极点90度);距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很遗憾,我们没有机会采访到在南极科研、考察的中国科学家,但是,此次旅行的组织方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南极科学家的讲座!她叫“金妮”,是新西兰人、生物学家、曾经15次受邀美国南极罗斯科考站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工作。
与金妮合影 摄影 团友
资料显示:罗斯海是南极洲外侧的两大海湾之一,也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这里有南极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历史上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均需通过罗斯海登陆,加之这里分布着埃里伯斯火山等多座著名火山,因此该区域成为国际南极考察的重点区域。据悉,我国第五个正在建设的南极科考站便在这里。
罗斯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可容纳400-600人在这里科学考察,规模像一个小镇。这里不仅拥有一切供科考的装备,还配备有大食堂、洗衣房、医务室,甚至有三个酒吧、理发室,可以接收5个频道的电视。科考站每天都会发布娱乐项目,以排解科学家们在南极考察的寂寞……除此之外,罗斯海拥有南半球最高纬度的海洋生态系统。收到这样的科考站发出的邀请,身为生物学家的金妮自然是欣赏接受并前往。
站在我们面前的金妮穿着一身冲锋衣,身材消瘦,动作敏捷,亚麻黄色的头发梳成一个马尾,面带微笑,目光闪亮,看上去她应该不年轻了,但是,她仍然可以驾驶冲锋艇!
打开电脑,就像开启了她曾经在南极考察的岁月:“穿上十公斤重的科考服,坐在货机舱里,和其他科学家一起,靠着货物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从新西兰飞往南极。”金妮说:“ 我们飞过雪山、飞过雪山、飞过雪山……”当金妮说到第三个“飞过雪山”时,全场的人都笑了。
金妮终于到达了罗斯科考站,但她被分配的工作地点并不是罗斯科考站,而是搭乘直升飞机降落在雪堆上:她将在深入到企鹅栖息地的一个临时住所,完成两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工作。
在这里,金妮几乎要像一百多年前的探险队员们一样,自己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做饭,在这里工作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不能洗澡。金妮给我们展示她当时用的厕所:不足一平方米、仅有两个坐坑,排出的尿、便都是通过坐坑流到下面的小桶里。而金妮每次解手之后,要自己把废物从小桶里倒入大桶里,以便回收。第三天早晨,当金妮打开门准备外出工作的时候,发现门已经被冰雪封住了!金妮只好先铲开冰雪才能出门工作。
独自一人远离科考站、一切都要自己完成、整个科考期间不能洗澡、暴风雪时常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这些,是金妮来之前没有人告诉她、也是她想不到的!面对冰山风雪,金妮咬牙说:“好,我干!”
海上,浮冰夹杂着泥土,海豹时常出没。金妮每天要去查看、收集安装在企鹅身上的跟踪器的数据,而在南极,企鹅是岛主,它们成千上万只、它们不断地移动、奔跑,从它们中间找到带有跟踪器的企鹅并从它们身上取下来数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金妮还要找到适合收集科研数据的企鹅,把跟踪器安装在企鹅身上,以及给小企鹅量身长、称体重……研究海豹的食物,也是金妮的工作。海豹是不能把鱼头骨吃下去的,因此,金妮需要到冰架上去收集海豹饱餐后抛下的鱼头骨,以研究海豹到底是怎样生存的……
金妮打开在南极科考时的照片,照片上,金妮手捧着一只胎毛绒绒的小企鹅,笑哈哈地坐在地上,裤子上沾满了斑斑驳驳的黄脏,金妮告诉我们:那是企鹅的粪便!
“科学家”在我的心中曾经是充满了神秘和仰止的三个字,当这位女科学家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她用诙谐的语言、用真实的图片,以及满怀深意的微笑,向我们展示她真实的科研生活的时候,我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我的心情:敬仰!
终于,金妮可以不再孤独地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工作了,她迎来了一位实习生,叫摩根。但是,小姑娘来到冰天雪地、如此原始的工作、生活环境自然是不高兴,而且是非常地不高兴!她坚决不住临时房,而是要求住登山帐篷,她认为登山帐篷条件更好一些。好,金妮帮助她支起了帐篷,但是,第二天一早金妮看到:风把帐篷骨架吹折,雪几乎要把帐篷埋没!没有办法,小姑娘只能选择住临时房……
看着小姑娘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金妮带她去看美丽的冰挂,摩根高兴不起来;金妮又带她去看雪山,摩根还是郁闷……“好吧,我们去冰架看看,会有什么事发生?”金妮带着摩根来到冰架。大海与南极大陆相接之处,有一层结着厚厚的冰封、白雪皑皑的冰架。天空晴好 ,突然,几只帝企鹅出现了,并且向他们走来。摩根激动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金妮赶紧对摩根喊道:“快坐下,快坐下!”摩根坐了下来,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帝企鹅向她走来。然而,帝企鹅快走到她身边的时候,竟错过她向大海走去,摩根好失望呀!就在这时,后面几只帝企鹅摇摇摆摆地向她走来,并且,围住了她……摩根开心死了,她回头向金妮笑了!
图片来自金妮的电脑截图
金妮还告诉我们:每年破冰船都会把一年的给养物资送来,一年只送一次,并且这些物资还包含了极点科考站所需。极点环境之严酷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冬天气温达到-60度,零下60度是什么概念?金妮告诉我们:“如果不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锈钢,在极点会像玻璃一样地脆,掉到冰面上应声而碎。”极点科考站的物资需要用10辆大卡车送达,向极点运送物资仅单程就需要43天的时间,在这支英雄的运送队伍中,有一位女司机!让我们向她致敬吧,朋友们!
月光与浪波相映生辉 摄影 曹璞
夜晚,独自走上甲板,万里无疆的海面,皓月当空,海天一线处竟是晨曦般的鱼肚白。月光扫来,与行船推开的海浪相接,波浪若碎玉般飞溅……
中国,是以内陆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太多的咏月诗词都是以内陆的人文景观做背景。关于月亮,最美的诗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是千古绝唱的词该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吧?那么,此刻,该由谁来咏唱没有了树梢作陪衬,也没有彩云缱绻左右,就这样,坦坦荡荡、无遮无拦地照亮万里海疆的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执了红酒,我浅斟独吟。
此时,我还不知道风暴即将来近……
看到乌云下的几个雨带了吗?那里在下暴雨 摄影 曹璞
未完,待续。
特别鸣谢:
标题:老朋友、中国质检报刊社 王从军 主任
付蓬先生纠正本文诸多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