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印记 文明随笔
——《崇礼博物散记》读后感
□ 李 刚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中国运动健儿在那里获得多项奖牌。崇礼从此扬名全球,成为冰雪运动的重要打卡地。“崇礼”得名,民国时期才有,取“尊崇礼仪”“崇尚礼义”之意。
崇礼现在离北京很近。从北京清河或西直门乘高铁,一个小时就可抵达。而北京冬奥会之前,从北京去那里,开车至少要三个半小时。借奥运东风,崇礼通了高铁、高速公路,旅行者、滑雪者去崇礼方便多了。
保护原始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崇礼是汉蒙回满等民族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地,地理上和植物学上是“禾”与“草”的交汇区。这里有“草原天路”和优质滑雪场,拥有坝上特有的野生植物和景观。当年,法国学者谭卫道(大卫或者戴维神父)就是在西湾子(崇礼),首次采集到冀北翠雀花和山蒿等植物标本的。
在崇礼,当大家都在关注自然景观和冰雪运动的时候,一位北大学者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关注其博物学特点和特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以博物的眼光,从2010起先后数十次到崇礼旅游度假、拍摄野花、勘察地质、寻访遗迹、探究历史,撰写出《崇礼博物散记》。该书以游记体介绍崇礼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状况,集中展示了崇礼百余种有特色的本土植物,算是为崇礼这个冰雪胜地添上一抹自然景观和博物文化色彩,也是献给崇礼和冰雪爱好者的一份文化礼物。此书可供旅行者、植物爱好者参考。
哲学系教授为何不断实地踏访,写一本崇礼的博物图书?说来话长。刘华杰的专业是科学哲学、科学史,近年倡导博物学文化。他认为,古老的博物学在现代社会依然非常重要,需要复兴。通过博物公众可以直接“访问”大自然,这条通道不能因科技高度发达而关闭。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复兴,刘华杰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他在北京大学开设《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和《博物学导论》课程,还有一系列博物实践,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北大学子们的文化自信和自然人文素养。
为此,刘华杰写过北京大学校园的植物书《燕园草木补》,写过东北植物书《青山草木》,写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植物书《勐海植物记》,还写过美国夏威夷的植物书《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
刘华杰是博物学研究的积极推进者。他的学术贡献之一,就是和同仁大力推动中国博物学的复兴。近10年是博物学最好的发展时机,国内出版大量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博物图书,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2023年第6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举办,盛况空前。首届论坛,就是刘华杰倡导,于2013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
回到崇礼这部书。为保证书籍的可读性,《崇礼博物散记》中成果是具体的、可读可感知的,最主要内容还是植物,似乎没有讲过多的哲学。按书中线索,到崇礼很容易找到那些灿烂的野花,比如长毛银莲花、崇礼翠雀、箭报春、长瓣铁线莲、高山紫菀、麻花头、钝叶瓦松、返顾马先蒿、唐松草、金莲花、棱子芹、囊花鸢尾、勿忘草等。
刘华杰学风严谨、学术细致,为写好这本书,他不是坐在图书馆写作,而是一次又一次驾车前往张家口,在崇礼和崇礼周边仔细观察,实地调查。许多问题一次搞不清楚,要反复多次考察,一边查资料、一边寻访。博物学涉猎多个学科,横跨理工农医等众多领域,研究十分辛苦,成果得来十分不易。现场考察,对历史、地理、气候、植物、民俗、宗教都需要考证,可以说这是一人承担综合性考察。
为保证考察成果的可信,同时也是打消读者的疑问,刘华杰边考察、边学习、边研究,确保写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判断都有据可依。他认为这是传承北大的严谨科研作风。当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徐旭生(徐炳昶)曾担任西北考察团中方团长,出版过《徐旭生西游日记》。作为一个哲学学者,刘华杰努力改变人文学者“扶手椅”做学问的方式。
读者们如果通过阅读《崇礼博物记》,就此关心关注自然界、博物学乃至文化自信,可以就此深入探寻,去找更合适的、更有说服力的博物与哲学人物,可以找梭罗和利奥波德。前者写有《瓦尔登湖》,后者著有《沙乡年鉴》,他们的成就举世公认。
其实,哲学就在身边。文化自信源自历史自信、文明自信。刚刚过去的2023年,崇礼,这座因雪而变的山城,从“一季游”成功实现“四季旺”。希望读者们在冬季去崇礼体验冰雪运动魅力的同时,也能在夏季再去崇礼,看看《崇礼博物记》中记载的内地和平原地区看不到的花与草,体验一下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
箭报春(左)和胭脂花(右),均为报春花科。(摘自《崇礼博物散记》)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