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文旅资讯!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您当前位置: 文旅资讯>>质量文旅>>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采访见闻

2021-10-08 15:43:27 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方曲韵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8日01版)

这是一次穿越沙漠戈壁、感受丝路繁华的采访。

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天山山脉一路向东,过吐鲁番,到达新疆的东大门哈密,这段古丝绸之路如今正展现出新的活力。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提出希望: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从交通到经贸,从农业到旅游,从教育到文化……今日之新疆,是亚洲的陆地中心,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陆港区,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最前沿。

巍巍天山,壮美昆仑,见证着这里的沧桑巨变。

丝路上有了新驿站

向东,挽起广袤内陆地区;向西,通达中亚欧洲各国。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

9月10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列满载着新疆本地商品的中欧班列驶出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将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开往德国和奥地利。这是全国首列以“铁路快通”模式出境的中欧班列。以这种模式开行,意味着该列车的通关查验手续在始发地已全部办结,将在口岸直接放行出境,通关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西安翔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报关部经理张继伟成为该项改革成果的第一个尝试者。“现在我只需填写报关单,不用再填写转关单,办理出口手续从6项减至5项,仅这一环节就节省了2到3天时间。”张继伟说。

更快的速度、更完善的服务、更多的线路……自2016年5月26日建成投运以来,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的枢纽和辐射作用日趋增强。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春雷介绍,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的中欧班列由最初的每周开行1列,发展为目前每天3列,并且首创了“集拼集运”等模式,组织效率和开行速度明显提升,物流成本逐渐降低,吸引了国内外各地货物在这里快速聚集。

截至2021年8月,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700余列,线路达21条,通达境外19个国家、26个城市,形成了多点多向的班列开行格局。这些奔驰在新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成为世界经济的助推器,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距离集结中心一路之隔,一片视野开阔的土地上,铁路口岸商务商贸区、国际快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推进。马春雷介绍,围绕“集货、建园、聚产业”目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今年将新建、续建40个项目。届时,从交通节点到发展支点,从物流枢纽到经贸平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功能不断完善,其“聚产业”的作用也将愈发凸显。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成为丝路上的新驿站,未来将吸引更多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落户这里。”马春雷对此满怀信心。

“火洲”打造新名片

金秋时节,“火洲”吐鲁番也褪去了夏日的燥热。火焰山脚下,吐鲁番葡萄沟景区游人如织。除了品尝葡萄,游客们还能参观非遗集市和博物馆,欣赏热情的歌舞表演,聆听当地人讲述这片沙漠绿洲的神奇之处。

近年来,从鲜食到深加工,再到文化旅游,吐鲁番葡萄的产业链条变得越来越长。

葡萄沟以东90多公里,吐鲁番市鄯善县楼兰酒庄内,有一片特殊的葡萄园——楼兰母本园。秋日的阳光下,500多亩品种各异的葡萄生机勃勃。楼兰酒庄副总经理张海军介绍,这片母本园始建于1982年,是由中国葡萄酒业界权威郭其昌所设立的。目前园内保存有20多种著名的酿酒葡萄,且树龄大多在30年以上,是产葡萄酒的“黄金树龄”。“这在中国非常稀少”,张海军说。

葡萄酒的品质由什么因素决定?业内人通常会说:“7分靠种植,3分靠工艺。”吐鲁番的葡萄已经拥有了优良的品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但在楼兰酒庄总农艺师薛峰眼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酒庄的葡萄完全按照传统方式照料,通过坎儿井引来天山雪水进行浇灌,在种植过程中也不施农药和化肥,这样才能把好的风土都留在酒里。”薛峰说。

打造品牌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命题。张海军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新疆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3,成品葡萄酒产量却只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我们拥有优秀的产区条件,就更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用心做好酒。这十年间,从种植和酿造上的技术创新,到管理模式的创新,我们认真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目前楼兰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有一款酒曾是G20杭州峰会的指定用酒。”

除了楼兰酒庄,近年来,吐鲁番还打造了火山红酒庄、驼铃酒庄、托克逊零海拔酒庄等一系列特色酒庄,集葡萄园观光、葡萄酒品鉴、旅游休闲等元素为一体,要将“火洲”的新名片推向全世界。

吐鲁番博物馆里,收藏了一根距今约2300年的葡萄藤。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种植葡萄标本,它印证了吐鲁番悠久的葡萄种植史。数千年来,葡萄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四季更替之间,一粒粒甜美的果实,慢慢酿成了美酒与故事,更有了面向未来的底气。

天山下来了新客人

哈密与河南,相距2000多公里,一个被称为新疆的东大门,一个地处中原文化的腹地。近年来,因为一个个对口支援项目,豫哈两地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秋季学期伊始,哈密市豫哈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赛伊努尔·哈斯木如愿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每周一次、一次2小时的剪纸课,是她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门课最早是由一位河南援疆的老师开设的,很受同学们欢迎。现在,我们哈密当地的老师也教得很好!”赛伊努尔·哈斯木骄傲地介绍。

援疆,更重要的是“造血”。通过师徒结对、科研帮带等方式,河南援疆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教师。

2020年4月,作为河南省第10批援疆干部,吴进洲离开家乡,来到豫哈实验学校,与当地教师艾萨·伊萨克成了“师徒”。“怎么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每当我遇到一些特别具体的小问题时,吴老师都会详细地给我讲解。现在我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来源于他。”艾萨·伊萨克说。

豫哈实验学校是豫哈两地不断强化文化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文化润疆,正在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活动中,汇聚成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

日前,来自河南、哈密的200名青少年在哈密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栏目《了不起的少年》特别节目的录制,并结成手拉手伙伴,互赠小礼物,并相约去对方的城市。

一份跨越千里的友谊深深地种在两地孩子心中。

来自郑州的李孟嘉第一次到新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新疆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我们参加了篝火晚会,认识了很多新疆小朋友,得劲儿!”来自哈密的阿拉法特·买买提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河南的小朋友邀请我去少林寺,去龙门石窟,去河南博物院。希望到时候,我能交到更多好朋友!”

人,始终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也最灵动的纽带。河南省援疆干部、哈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先周说:“近年来,河南援疆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促进豫疆两地人民心意相通、精神相依,让对口援疆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认同。”

(责任编辑: 贤达 )
  •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