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警惕汽车维修“少修多付”
“少修多付”是指汽车保养维修服务中,商家采取少换多收、未换骗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增或擅自减少服务项目,收取未提供服务项目的费用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特别是在事故车维修中,有的不良修理店存在未按报损清单内容维修、偷工减料等行为,维修车辆时要特别注意。
选择维修零部件时注意查看产品标识和随附证件是否齐全。正规产品的商标、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标志清楚,外包装质量好且出厂时随附产品说明书及合格证,以便指导修理时的安装调试及后期维护。还应注意查看产品细部特征,如是否有防伪标志、几何尺寸有无变形、结合部位是否平整、零件表面有无锈蚀、转动部件是否灵活等。选定合格零部件后应要求经销商在清单或发票上注明所购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和型号,以避免发生零部件质量纠纷。
问清同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了解是否另加收工时费。对技术水平和信誉度大体相当的汽修企业,应了解其总体价格和服务水平,了解是否另加收工时费后再进行维修。
进行汽车维修时若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应注意保存好维修发票等各类证明材料,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拼团“套路”深 低价需当心
在各式拼团活动省钱省心的同时,商家虚假发货、商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个人信息泄露、不提供售后服务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青岛市消保委提醒,拼团购物时注意从4方面规避风险。
1.了解拼团平台基本信息。拼团电商鱼龙混杂,很多平台不设置销售记录、消费者评价,交费方式多是点对点支付,不支持第三方支付,退费难度大。下单前要尽量弄清拼团商家经营资质是否合法,是否提供退款、售后等服务,选择经营规范、口碑信誉好的平台消费。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拼团活动要多加辨别,谨慎参与。面对超低价拼团甚至是免费拼单活动,要仔细阅读活动规则,有些即使拼团成功也未必能购得商品的风险更要考量清楚,把握好是否值得冒险透露个人信息,甚至绑定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
3.妥善保留购物交易证据。尽量选择用交易平台的官方聊天工具,在聊天软件中记录存储全部交易过程,订单和短信等电子信息要截屏保存,收到商品时及时拍照,以利于发生纠纷时方便维权。
4.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在拼团消费中遭遇侵权或诈骗,建议消费者积极向行政机关或维权机构投诉、举报,共同维护消费市场秩序,规范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3招让快捷支付更安全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使用快捷支付时要留心以下3点:
1.明确转账对象。在消费购物时应到指定收银柜台进行快捷支付,遇到只能转账支付时必须明确收款方是否为关联的企业账户,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2.保留消费凭证。不要忽略了“保留凭证”这一重要环节,保存消费凭证以及商家承诺或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可凭借这些证据进行投诉以有效维权。
3.注意支付安全。注意设置中的“小额免密”、“自动扣款”、“已签约免密支付”等选项,如不需要相关服务要记得及时关闭。
此外,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慎对待社交软件中出现的各类链接,对积分、中奖或任何索要手机验证码等短信链接切勿轻信点击,谨防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被盗取而被坏人利用。
婚纱摄影注意明确细节
许多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都特别重视拍摄婚纱照,湖北省消委会提醒选择婚纱摄影时注意以下事项:
1.合同套餐外的衣服要加钱。在选择婚纱套餐时,要与商家谈清楚套餐包含的内容,如几套婚纱、配饰和可挑选的范围,把相关内容写在签订的合同之中,以防很多新颖款式婚纱和配饰都不在套餐内而被商家额外收取费用。
2.化妆师推荐收费化妆品。新人们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委婉拒绝,也可提前与化妆师沟通,根据实际需要提前购买自行带去。
3.底片拿回要收费。跟影楼签订拍摄婚纱照协议时,需约定服务结束后,经营者应当将照片、底片、数据资料交付消费者,不得另行收取费用,且未经消费者允许不得保留和向他人提供消费者的照片、底片、数据资料。
此外,在拍摄婚纱照时应妥善保管好相关凭证,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
警惕“按实际发生算”装修陷阱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选择家装公司时不要听信商家口头承诺,对家装涉及的材料品牌、价格等要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予以明确。
谨慎选择预付式装修服务,尽量避免预先交付大额定金和货款。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认质量、环保标准、保修、违约责任等内容是否写明,避免“按实际发生算”等模糊、概括性语言,并确认是否盖有公章。商家提供的书面文件包括经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书以及全套设计、施工图纸,消费者应妥善保存。
如果由装修公司购买装修材料的,应要求装修公司提供购买凭证、产品包装及材料合格证书。消费者应阶段性检查工程完成情况。装修完成后及时验收,如出现有费用增减、材料与约定有差别等情况,消费者应保留相关凭据,向相关部门反映。
欢乐网购要“六看”
近来,年中网购打折的广告铺天盖地,安徽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忙于网购时要“六看”。
一看网络平台。正规网络交易平台有通信管理部门颁发的ICP认证号,并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授予的“红盾”标志,符合规定的平台会在其首页醒目位置公开网络标识、营业执照等信息。
二看商家信誉。尽量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关注网店的信誉级别和购买者的评价。要对商家的活动规则有所了解,清楚优惠券的使用范围后再购物,以免出现纠纷。
三看商品质量。在购买前要进行详细了解、比较,弄清商品的功能、材质、规格、型号,不要被“便宜”冲昏头脑而盲目下单。对于降价、甩卖、清仓、最低价、打折等优惠商品,更要认真辨别、仔细对比。
四看服务承诺。下单前要问清商品售后服务承诺,并保留商品售后服务书。要清楚了解商家对于优惠活动的种种前置条件,如有的商家对特价、低价商品设置“商品损坏不退不换”等条款。
五看支付安全。坚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时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要与卖家私下约定其他交易方式,不要轻易将钱转账至私人账户或点击卖家通过QQ、旺旺等发付款链接的页面或扫二维码进行付款等。
六看商品是否完好。收货时应当场开箱查验,确认货品真实无误、符合约定后,再签署收货确认单。对易损、贵重物品,应选择快递保价或购买运费险。
此外,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宣传网页、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屏、订货单、交易协议(包括电子版)、发货凭证、发票、快递单、发货/送货单、退货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