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千年兴文猕猴桃

2018-09-18 09:33: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千年兴文猕猴桃

□ 森姚/文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千年奇果出兴文

兴文县隶属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这里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据《兴文县志》记载,兴文猕猴桃作为古僰族和当地苗族的主要水果已有2000余年历史。

古僰族主要分布在现今的九丝城镇、仙峰苗族乡、毓秀苗族乡、僰王山镇等高海拔区域,该区域为野生猕猴桃生长地,也是兴文猕猴桃的主产区。

兴文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每年的3~9月是猕猴桃的生长期,这时当地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兴文猕猴桃的优良品质——兴文猕猴桃果形一致,黄绿色,色泽均匀,果面洁净,果肉细嫩,果心淡黄色或红色呈放射状,肉质细嫩,香味浓郁,酸甜可口。

资料显示,猕猴桃每百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100~420mg,比柑橘、柠檬、苹果等水果都高出很多倍,有“人间仙果”、“水果之王”、“维C之冠”的美誉。兴文猕猴桃也被当地人称为“山珍地宝”。

优良的品质自然给兴文猕猴桃带来了诸多荣誉:2012年,兴文猕猴桃参加成都国际猕猴桃节“龙门山脉猕猴桃品鉴”活动,获“红心组”二等奖;同年,兴文县“川南地区红阳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获宜宾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15年,兴文猕猴桃获宜宾市“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

稳定发展增效益

为了保证兴文猕猴桃这一千年珍果的品质,推动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兴文县多措并举,在鼓励发展以家庭农场式的猕猴桃适度规模种植、精细管理的同时,通过猕猴桃联合社牵头开展试验田种植示范,并从多个方面提升猕猴桃品质。

2008年,兴文县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兴文县猕猴桃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邀请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到兴文调查研究,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为兴文县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当地还通过培训让果农进一步掌握科学栽培技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

除了技术保障,兴文县在产业发展上采用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机制创新、土地流转,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了更大的收获,也把兴文县打造成了川南山地猕猴桃产业基地。

由于新种植的猕猴桃需要3年才能挂果,部分种植农户出现后劲不足等问题。兴文县农业部门、科技协会和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强化培训、提升种植水平,并试点鼓励部分种植大户化整为零,分片承包,积极解决了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投入、管理等问题。

与此同时,兴文县还积极拓宽猕猴桃的销路,除了传统的果商批发收购以外,大力拓展电商销售渠道,积极与电商之间加强合作,拓展营销模式,最大程度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此外,兴文县还大力推进猕猴桃果酒、果干精深加工,提升猕猴桃附加值。通过这一系列“组合”动作,当地实现了猴桃产业化发展与效益最大化。

地标保护促发展

近年来,兴文县政府有关部门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推介兴文猕猴桃。2017年12月,兴文猕猴桃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现辖行政区域。品种为红肉型“红阳”猕猴桃、黄肉型“黄金果”猕猴桃;立地条件要求海拔270~1800m,土壤质地为黄壤、黄棕壤和砂壤土,土壤pH值为5.5~6.5,土层厚度≥70cm,有机质含量≥2.5%;红肉型在8月中下旬可溶性固形物6.5%~7.0%时开始采收,黄肉型在10月中旬可溶性固形物≥8.0%时开始采收。感官特征要求:果形一致,黄绿色,色泽均匀,果面洁净,果肉细嫩,黄色或黄绿色,果心淡黄色或红色呈放射状,肉质细嫩,香味浓郁,酸甜可口。

兴文县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及时完善兴文猕猴桃产品标准,指导兴文猕猴桃种植及相关技术,保护兴文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及其专用标志的规范使用,正在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兴文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金秋时节,正是兴文猕猴桃成熟的时候,绿油油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随手摘下一个,伴着淡淡的果香,带来的是回味无穷的美妙滋味。

如何挑选优质猕猴桃

硬度 注意表面是否完整、有弹性,有没有凹陷的情况,如果局部或者整体比较软的话,建议不要挑选,因为容易腐烂。

大小 果实不是越大就越甜,小型果在口味和营养上并不逊色于大型果,所以不必一味追求大果。

颜色 挑选果皮有光泽的为佳,同时果皮上的毛不容易脱落的为好,一般这类果实酸甜可口。

果肉 不好的果实果肉会变松,剖面颜色淡白,糖度下降,风味不佳,耐贮运性低。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