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提示:科学购买、食用畜禽肉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鲜、冻畜禽肉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安全和健康事项:
1.销售场所是关键,检疫合格有保障。活畜(如猪、牛、羊、兔等)禽(如鸡、鸭、鹅等)宰杀、加工后,不经过冷冻处理的肉为鲜畜禽肉,在≤-18℃冷冻处理的肉为冻畜禽肉。
购买鲜、冻畜禽肉,应尽量选择去证照齐全且具备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的商超或农贸市场。购买猪肉时,要注意查看“两证两章”(即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购买牛肉、羊肉、禽肉等其它畜禽肉时,要注意查看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与动物检疫验讫印章;对于进口肉类,可索要并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无相关证章或证章不全的,应避免购买。
2.感官指标细分辨,包装标识要注意。购买鲜畜禽肉时,应仔细观察其感官指标是否正常。如表面有一层微干的外膜,有光泽;表面微干或湿润,但不粘手;按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无异味。购买冻畜禽肉时,应重点查看冷冻展示柜运行温度是否正常。如有包装,应选择包装完好、标识清晰的产品,避免购买解冻变软、包装袋内冰霜较多的产品。
3.冷藏冷冻须及时,即买即食是最好。购买的鲜、冻畜禽肉应尽快烹调食用。如需临时储存,应用保鲜袋或保鲜膜包装后置于冰箱冷藏,冷藏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畜禽肉较长时间冻藏或反复解冻,会导致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如需冷冻存放,要尽量切成小块、减少存放时间、尽快食用。最好按需购买,即买即食。
4.加工工具需洁净,烹调加热要熟透。加工畜禽肉时,切肉案板和刀具须清洗干净,同时注意生熟分开操作。烹调畜禽肉时,要完全熟透后方可食用。肉类菜肴烧熟后要尽快食用,剩余的肉菜,应回锅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5.外出就餐需谨慎,健康娱乐两不误。外出就餐时,应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食品安全等级较高、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
泡发干木耳3注意
前不久,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泡发干木耳需注意以下几点:
1.食用前将干木耳用水泡发3~4小时,用流水清洗2~3遍,即可明显减少农药残留。
2.木耳久泡容易产生细菌污染,应避免久泡。
3.如果泡发过量,应将泡发好的木耳放置冰箱冷藏,但也不能超过24小时。
购买医疗器械谨防夸大宣传
近期,吉林省临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防范医疗器械“体验式营销”。
医疗器械使用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应谨慎参加医疗器械的免费体验。
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时,购买医疗器械要仔细查看。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不得含有“疗效最佳”“保证治愈”“包治”“根治”“即刻见效”“完全无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及“最高技术”“最科学”“最先进”“最佳”等绝对化语言和表示,不得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不得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较,不得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等承诺性语言,不得利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不得含有误导性说明及其他虚假、夸大、误导性的内容。
节日消费8防范
前不久,中消协结合节日消费特点,提醒消费者节假日期间要理性消费:
1.节日出行,安全第一。自驾车出行的消费者,应提前做好车况检查和出行线路规划,尤其需要关注旅行沿途天气状况,对于特殊天气等因素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选择跟团旅游的消费者,首先要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旅行社,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出国(境)旅游的消费者应当了解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救助的联系方式等,以便发生纠纷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购物消费,品质为先。认清商家的打折优惠等宣传噱头,不要相信商家绝对化的宣传,避免选择问题频发、态度恶劣、整改效果差的平台。注重对商品品质的追求,不盲从、不跟风抢购廉价、打折商品。
3.预付消费,预防陷阱。根据自己的需要谨慎采用预付式方式进行消费。应当事先了解商家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最好签订书面合同或录音录像,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适用范围、期限、功能、退卡条件,预防其中显失公平的内容,避免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
4.在线服务,注意确认。网络在线购买商品时应预留出相对宽裕的时间,避免因没有送货人员而耽误使用。接受在线预订酒店等服务时,应及时与目的地宾馆确认,以免因信息迟滞、预定不成功或遇到山寨网站等因素,影响节日正常消费。购买火车票、飞机票时,警惕第三方平台的“默认勾选”和“默认搭售”等捆绑销售模式。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泄露银行账号密码。
5.冰雪运动,务求安全。应到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场地,事先了解经营场所的营业时间、收费价格、安全措施、食宿条件。
6.餐饮消费,讲求卫生。节日餐食应尽量避免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或从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食品,不要购买、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来历不明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7.养生保健,注意防骗。购买养生保健产品应通过正规渠道,不轻信商家所宣称的打折优惠、年会促销等行为,抵制蝇头小利的诱惑,更不要轻信商家所吹嘘的神奇疗效和疾病康复作用,以免上当受骗。
8.环保过节,绿色消费。燃放烟花应做到定点购买,定时定点燃放,注重环保,保障安全。
保健食品消费勿盲目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品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谨防虚假宣传和盲目消费: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能替代药物。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更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
认清认准保健食品标志 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到正规场所购买 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企业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有虚假宣传食品和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