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生产与消费监管
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就“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等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对如何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张茅说,对食品安全要做到“四个最严”,即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包括巨额惩罚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度,要依法加大、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坚持最严肃的问责。
对怎样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张茅说,要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使制假售假者倾家荡产,公开曝光造假者,让他在阳光之下无处藏身。同时,还要加强企业自律,形成社会的信用系统。让群众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
对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张茅说,要改革现在的保健品注册制度,更多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必须要依法宣传,不能夸大宣传。对于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危害,要依法进行惩处。同时,特别要加强科普宣传,使消费者科学认知。
对如何治理网购虚假宣传等,张茅说,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消费者利益得到了保护、企业信誉和声誉也得到了提高,现在我们也在线下进行推广,不少商家也承诺做到多少天无理由退货。对假海淘的问题、涉及垄断的问题、假冒伪劣的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线上线下用同一个标准,严格监管,严厉惩罚。同时,也鼓励电商经营者和平台自律守信。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3月5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对2019年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行部署,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学校周边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饮店等为重点单位,以畜禽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制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及“五毛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为重点行为,组织开展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通知提出,要鼓励学校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公开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等过程,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今年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明确7重点
2月28日,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部署了2019年主要开展的7项具体任务——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制定实施重点监管目录,突出重点消费品(儿童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用品、家电与家具家装等日用品、新兴消费品等)、重点工业品、食品相关产品和棉花等纤维质量安全监管。
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保持从严监管态势。着力发挥监测评估的预警作用、监督抽查的震慑作用、生产许可的约束作用、专项整治的遏制作用、监督抽验的规范作用,突出“严”字当头,始终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
创新监管方式手段,提升监管效能。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实施质量分级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包括持续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提升公众质量安全意识)。
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优化产品准入环境。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优化审查内容和审查工作机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重大活动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参加《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9、10条相关履约工作。
夯实基础强化保障,筑牢质量安全监管根基。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强法制化、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合作。
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为监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要求严控非洲猪瘟
近期,针对媒体报道部分水饺等猪肉制品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已派出联合督查组调查核实相关情况,要求猪肉制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猪肉原料的管控,落实检验检疫票证查验规定,完善非洲猪瘟检测和复核制度,防止染疫猪肉原料进入食品加工环节。
专家认为,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对人没有任何危害,属于只传猪不传人型病毒,不会影响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