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一夫)经过5个多月的征集、评审和投票,上海首次“十大最有用的质量习惯”评选结果日前公布。该活动是落实《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关于开展市民质量教育要求的具体行动。
从今年4月份开展以来,历经市民征集、专家评审、网络投票3个阶段,超过12万人次参与其中,最终从征集到的18000余条质量习惯中,评选出购物看标签、不买“三无”产品、了解商品“三包”、发现假冒伪劣就举报、系好安全带、优先选购带质量标志商品等10个最有用的质量习惯。
据悉,发布“十大最有用的质量习惯”是今年上海质量月众多活动的内容之一。上海市质监局围绕“打造质量高地,实现‘三个转变’”的质量月活动主题,大力开展质量宣传、有效促进社会质量共治,使质量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更加贴近民生,贴近需求,增强公众对良好质量习惯的认知和运用,促进质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