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D20企业奶源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农业部的一位官员表示,由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我国消费者对于国产乳制品信心降至谷底,进口乳制品大量涌入,冲击了我国的奶业市场。但经过数年痛定思痛的整顿变革,如今国产奶制品已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品质与进口无异,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更优一些。不过,市场接受度并不高,国产奶依然被严重“妖魔化”。
实事求是地说,国产奶制品在质量和安全性上,这几年的确有了显著提高。这从数据上可以反映出来。2013年至2014年,欧盟乳制品不合格通报比例明显高于我国。原料方面,通过对5个产区15个省份的生鲜乳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我国乳制品生产原料中未发现三聚氰氨等违禁添加物,合格率达百分之百。针对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风险因子检测的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M1、污染物铅含量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没有差距,国产巴氏奶整体检测数据平均值低于进口巴氏奶。
既然国产奶已经“浪子回头”了,为什么还难以赢得消费者“金不换”的认可,洗不掉“妖魔化”的色彩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许多人赞同这样的说法:“国货很多时候不是输在品质上,是输在信任上。”而输掉信任,其代价远比奶企及监管部门想像的要大。有学者认为,国内一些消费者弃国产奶不顾而宁愿选择价格更高的洋奶,这是对国产奶之前之过进行“市场背书”,并通过“用脚投票”作出的最激烈的反应。要知道,在生命与健康面前,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古训,而不是冒险接受“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俗谚。国产情结的噱头再煽情,专家的“质量评价”再拔高,恐怕都很难短时间内起作用。
除了情感方面的原因,理性上,国产奶企的表现虽有进步,但仍有不足,这也影响消费者的评价。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毁树容易栽树难,市场信心可以在一日内跌到谷底,想要重拾却艰难得多。而“难”的量化表现就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万万急不得,否则会适得其反。然而国内奶企大多耐不住寂寞,改过还没多久,也没怎么改好,就开始嚷嚷“大家看我改得怎么样”“快来给我点赞呀”。而相关监管部门也爱企心切,早早出来打圆场,替企业打广告了。
奶企心浮气躁,反映的其实是它们经营理念仍然存在问题。前两年国家曾鼓励奶企进行兼并重组,希望把分散于各企业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一方面扩大市场,一方面对抗外强。一开始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动了心思,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壮大自己的机会,都挺积极的。可当它们随后得知,这种“鼓励”只是书面上的,并没有其所期待的财政拨款及相关优惠政策,就一个个开始摇头了。有好处就上,遇风险就躲,奶企对政府抱有的这种算计争利心态,可笑而愚蠢。乳协一位高层人士曾无奈表示,政府撒手不管不行,但管太多又会被指干涉市场。即使政府有扶持资金,也不敢贸然告诉企业,“企业一旦知道了风声一定就挤破脑袋,钱没法分下去”。
其实政府保护奶企之意,正如国民的责难与批评,都基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心。谁承想,这么些年过去了,国产奶企却没能体谅国家和民众的良苦用心,作为“浪子”,头倒是不断地回看,但双腿却并没有迈开,也没走出多远。显然,国内奶企的反思还不到位,其改过自新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其去“妖魔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一位内业人士所言,国内奶企要自强,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要提高标准,自我施压,既要跟洋品牌比品质、比价格,还要在立足于国内的同时勇于走出去,通过开拓国际市场赢得国际国内双重信任。本土奶企要做到这点当具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敢于下本钱、花精力从各个方面同洋品牌进行竞争。对于监督者来说,还应摈弃过去的保护主义态度,不断提高奶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通过行政手段去引导市场的合理整合,放手让奶企参与严酷竞争,让适者生存,让它们在阵痛中实现蜕变,并最终以新的姿态去面对消费者。《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