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端领域 服务创新发展
2015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
本报讯 (记者史玉成)日前,2015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评奖工作结束。共有51家单位、96个项目通过网上申报,参与了本届评奖。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网上盲评、专家会审以及评审委员会答辩评议,共有29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
在最后的答辩评议会上,与会的5位院士和7位计量测试领域的专家对项目逐一进行了评审,大家对今年的获奖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今年的参评单位为3年来最多,项目涉及领域也更广泛,包括冶金、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等。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告诉记者,本届评奖中有很多项目是首次研发、首次成功或首次应用,还有多个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由清华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输与同步技术的研究”。在连接清华大学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往返80公里的商用光纤链路上,项目组自主研制了用于传输时间频率信号的“高精度时间频率光纤传输系统”,创新地对光纤链路时延起伏进行实时测量与动态补偿,实现了高精度时间频率传输;通过对传输系统进行噪声抑制和改进,提高了系统的传输稳定度,有效克服了异地原子钟之间的累积运行误差,满足了高精度原子钟时间频率比对的需求,频率传输稳定度和时间同步精度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新一代授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在国际大科学工程、清华大学与北京卫星导航中心高精度光纤频率传输、某航天器试验测试任务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氢原子守时钟信号传输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为保证时间频率传输精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获奖项目中,还有不少直接服务于高端产业发展,它们的研发成功以及有效使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由天津大学和深圳智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复合正交与多传感协同智能坐标测量技术及工程化应用”项目,服务中国先进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解决了复杂零部件难以高精度测量问题,大大提升了测量效率、测量精度和智能测量水平。该项目关键技术在中原内配、苹果、圣戈班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为国防领域研发了一系列专用测量装备,打破了某些国家对高端测量装备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
此外,本届获奖项目中,有很多已得到了充分的实际应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面向智能电网的计量标准及量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不仅促进了电力计量的公平公正,解决了特高压、智能电网的量传溯源问题,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单相智能电能表功耗降低一项,每年可节省电量9.37亿千瓦时,约合成本5.6亿元。由浙江大学完成的“流化床反应器声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创新性地提出将声发射检测和静电检测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关键过程参数检测和运行状态监控,已在国内15套大型生产装置上实现应用,有效提升了流化床反应器的运行和设计水平,促进了聚乙烯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