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要穷追猛打

2016-06-24 09:08:46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廖海金

尹志烨 作

日前,在国家工商总局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座谈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约7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超6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

(据《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酒类、药品和保健食品广告,可谓是虚假广告的“重灾区”,且已成为久治不绝的社会顽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公众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在加大,广告宣传是人们认知、购买保健食品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在各类媒体中出现了大量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宣传,且呈多发趋势,愈演愈烈,让人眼光缭乱。大量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骗光老人养老钱”等案例,使得保健食品的社会形象每况愈下;“超6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即为例证。

近些年来,尽管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监管,使虚假宣传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违法保健食品广告仍屡禁不止,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多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客观原因是法律法规不完善或监督执法力度不够,使不法分子有隙可钻、有缝可入,导致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滋生蔓延。主观原因则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暴利诱惑是虚假宣传保健食品产生的经济原因。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增加经济效益,公然置国家的法律于不顾,置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我行我素、铤而走险,有的甚至请专家、明星、名人为其代言,无中生有地编造或肆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直接宣传疗效,蒙骗广大消费者。而一些媒体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审核时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任凭违法广告在媒体上发布传播。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媒体)利益相辅相成,互为利益整体,加之广告主及广告发布者并不确定,违法追究存有一定难度,造成部分违法保健食品泛滥。

要彻底根治虚假宣传保健食品这一顽疾,除了严格广告审批和加强广告监测外,关键是要切断利益链条。只有切中要害,依法严惩,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虚假宣传保健食品滋生蔓延的土壤。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于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发布主体、发布载体、广告运营商虽然没有直接的执法权,但其担负着对虚假宣传保健食品产品的监管责任,完全可以通过产品监管达到对虚假宣传保健食品的逆向监管。因此,相关部门要主动出击,采取“管产品堵广告”的办法,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广告保健食品销售跟踪机制,对销售虚假违法保健食品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对广告保健食品品种实行100%抽验,并跟踪监督,增加检查频次,发现问题从重处理,并将违规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列入诚信评定。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新《广告法》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广告主、重点广告公司、重点媒体的检查和监测,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落实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打击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广告的强大合力,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建立虚假宣传保健食品的协调、移送、查办和查处结果通报机制,并会同工商、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落实媒体广告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保健食品广告发布环节的监管。此外,还可采取消费警示、行政公示、行政建议等多种监管手段,建立曝光违法广告的经常性发布机制和发布平台,使曝光违法广告常态化,尤其是对屡查屡犯的广告主及媒体依法严加惩处,直至依法责令退出广告市场。对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该产品的销售,对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