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历史上的唐朝是个令人骄傲的朝代,而一个同音不同字的危险“朝代”正悄悄逼近。眼下中国正被“甜蜜”压得透不过气——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的数目,让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胖子云集的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而且在未来数年内,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防控形势相当严峻。一切都说明,“糖朝”来了。
这个杀手有点“甜”。它从何而来?为何发病凶猛?美国遗传学家的“节俭基因”说,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人高发病率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生存下来。而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却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因更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目前国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中,很多人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时代。同样案例还出现在瑙鲁,贫穷而又勤劳的岛民祖先把“节俭基因”一代代传给瑙鲁人,当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闯进海岛时,瑙鲁人身体里的这种基因一时无法适应突然降临的富足生活。而欧洲人则由于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节俭基因”在他们体内已逐步消失,所以同样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发病率。中国营养学家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那些遭遇过大饥荒的胎儿与儿童,成年后患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又以后来营养过剩者更甚。调查显示,看电视也和糖尿病密切相关。每天看电视两小时,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14%。专家分析认为,看电视是所有静坐活动中健康风险最高的一种。还有,据统计成年男性在拥有小汽车以后,体重平均增加1.8公斤,达到肥胖标准的可能性将增加一倍。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交通工具的“进步”,把当今中国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直接送进了“糖朝”,而且不准他们踏上“返程”。
新发布的历史文档显示,美国制糖业曾在上世纪60年代付钱给科学家,让他们淡化糖类和心脏病之间的联系,并把饱和脂肪推为罪魁祸首。于是,拿到钱的科学家,极力淡化了糖类和心脏健康之间的联系,并将饱和脂肪所起的作用污名化。幸好现在的科学家不那么容易被收买了。据估算,长期过量食用含糖食品,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导致3500万人死亡。今天的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糖是一种慢性毒药,其销售要如同香烟和酒一样加强监管。”欲建设强大的中国,必先做健康中国人。让我们和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距离,牢记健康6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远离这个可恶的“糖朝”。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