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方
苏格拉底说,“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那么,在墓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算不算是一种特别的人生体验呢。
纽约州奥若拉的教堂墓地位于镇东森林中间的一片开阔山坡上,被四周葱郁的树林、如茵芳草和簇簇野花环抱着,没有阴森怪异的感觉,而是一片宁静美丽,就好像西塞罗所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与波托马克河西岸整齐划一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不同,这里遍布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墓碑,有顶部伫立着古典风格雕像的豪华纪念碑,有方尖碑式样的高大纪念塔,有碑身上雕饰着精致花环的名人墓园,也有简单朴素的普通墓碑,就像一个跨度200多年的石刻博物馆,为后人讲述着时光的故事。墓碑的主人最早有18世纪初出生的,也有几年前在伊拉克阵亡的。这里也有很多家族墓园,面积不大的空间里可能浓缩了一个家族上百年的血脉。无论哪个世纪的人,不管活着时有着怎样的长幼尊卑,死后大家都共处一地同享安宁。墓园的状况也反射着家族的兴衰,上一代的墓碑还很讲究,下一代的就变简陋甚至寒酸了,说明这个家族在走下坡路。有的墓园干净整洁,墓碑前的花束新鲜娇艳,而有的墓园则年久失修,荒草凄凄,碑残字破,想必是此家族已无后人,或是后人因种种原因无暇顾及。两相对比,令人唏嘘。
我留意到一座很有气势的高大墓碑,占据了山坡上一个视野极佳的显著位置,俯视着阳光透过树木间隙在草地上斜拉出的道道金线。墓碑基座部分的侧面轮廓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而是根据石料的原本样貌略加雕琢随形而成,风格简洁明快。墓碑的一侧雕着一颗六芒星,中间有一只眼睛,另一侧雕着由圆规和角尺组成的图案,这些都是很典型的共济会符号。共济会似乎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很喜欢在作品中使用共济会题材,比如《失落的密符》《达芬奇密码》,还有《地狱》,前一段热映的电影《但丁密码》就是根据后者改编的。不知为何近年也有中国学者对共济会大感兴趣,有些研究成果的脑洞开度相当大。总之网上有太多有关共济会的条目了,有信史也有野史,有的靠谱更多的不太靠谱,大家可自行研究判断。简而言之,到18世纪30年代,随着大量移民迁移到新大陆,起源于欧洲的共济会组织也开始进入北美,网上资料说美国第一个共济会总会所就是1733年在费城建立的,在北美独立过程中,共济会成员在人力财力方面都贡献颇多,如今美国共济会会员据称有数百万之众,所以在美东地区的小镇墓地里见到共济会标志应该不会特别令人惊讶。
在奥若拉的教堂墓地里也有些与奥若拉有着或多或少关系的名人墓园,比如威尔斯学院的创办者亨利·威尔斯先生的最终安息地也在这里。美国内战结束后,五指湖区的私立大学纷纷涌现,比如伊萨卡城的康奈尔大学是1865年创建的,位于奥若拉的小型文理学院威尔斯学院比康奈尔大学晚3年“出生”,原来一直是女子学院,从2005年起开始男女同校。亨利·威尔斯先生是美国运通公司创始人之一,他还与生意伙伴威廉·法戈创办了富国银行,这是当代全球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非常喜爱的公司。从亨利·威尔斯先生那庄严华美的纪念碑向南不到一公里,就是威尔斯学院精致典雅的校园。
穿行在墓园、墓碑之间,仔细辨认那些年代久远的斑驳文字,五指湖区的历史也从中透露出蛛丝马迹。纽约州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场之一,大约1/3的大小战役都在这片土地上展开。1777年6月著名的萨拉托加大捷就发生在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附近,该战役奠定了后来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其实在独立战争之前很久,五指湖区也是个战场。最早进入这里的欧洲白人是法国探险者,他们也是最早进入加拿大的欧洲人。为争夺这块地盘,法国人跟英国人血雨腥风地打了150年,当然最后还是英国人赢了。至今在五指湖区以及不远处与加拿大交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区仍留有记录这些历史的遗迹。
试图染指新大陆的不仅有法国人、英国人,来自荷兰、瑞典、德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冒险家也纷纷涌来争分一杯羹,印第安原住民部落在欧洲强人们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中变得日益衰落,印第安村庄逐渐消失。在1787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五指湖区被美军占领,并被划为一块块领地,分给那些在独立战争中立功的将士。南北战争之后,又有很多北方军将士被安置在这里,如今湖区周边的城镇大多是在那个时期前后开始发展起来的。
从欧洲通向美洲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移民在新大陆上看到了无限希望和滚滚财富,而美洲大陆原住民却从此走上被掠夺、被奴役、被屠杀、被迁徙、被同化的500年不归路,印第安人从种族、文化和精神上遭到持续不断的摧毁。如今,在五指湖区这片印第安易洛魁部落曾经的家园,已经基本上看不到原住民的影子了。无论是地名、文化、生活方式,还是墓碑上的名字,记录的都是移民开启的新历史。只有那些源自印第安语的湖名,昭示着这片土地上的遥远过往,那些冰川不断冲蚀大地形成的纹路,不是上帝歇息留下的印记,而是莫霍克族、奥奈达族、奥内达加族、卡尤加族、塞内卡族、塔斯卡洛拉族曾经在此繁衍生存的证据。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