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近年来,我国一些医院呈现不断扩张趋势,由于应对市场竞争等原因,有些医院迷恋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超级设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
(据新华网)
破除“超级设备”迷恋需多措并举
□ 木须虫
医院热衷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设备,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可谓由来已久。首先,配备“超级设备”是医院实力的外在象征,许多医疗广告中,进口先进设备,往往是吆喝招揽患者的标配,这一定契合了患者对医疗“洋设备”性能的迷信。其次,拥有更多先进的“超级设备”,特别是拥有最前沿的顶尖设备,便能赢得更多患者,赢得更多医疗、手术、检查等收费与收益。可见,医院对“超级设备”的迷恋,并不是盲目和非理性的,而是行业内竞争的方式与手段。
当然,这种竞争是恶性竞争,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一,设备先进并不必然代表医疗技术与服务出色,医疗设备尤其是检查设备,无论多先进都只是医疗的辅助手段,对设备过于迷恋,必然会导致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发生,而不少治疗与检查都超出了患者病情的现实需要;其二,设备重复购置导致资源与资金投入的浪费,每个医院抢着配备高级设备,如同“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一样,会面临资源使用率的难题,同时,也会人为设置医院检查结果互认的障碍。其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进口“超级设备”购置昂贵,耗材要价也高,最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转嫁给了患者。
破除医院“超级设备”迷恋需多措并举。首先,应当强化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大型设备购置的审批管理,细化配置的条件,严格审查程序,严管进口环节,更严地限制医院采购的自主权。同时,加强对审批监管的监督。其次,鼓励和扶持专业医学检测机构发展,促进医疗机构医检结果互认,实行进口检查设备专业医检机构优先购置的权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最大限度趋利避害。第三,规范“超级设备”、耗材招标采购行为,促进价格透明,预防医疗器械采购价格畸高。同时,从严控制医学检查价格标准,逐步降低检查项目收费标准,对拟配置和采购的“超级设备”,关键收费价格实行预审制度,保护患者利益。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