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改革开放头几年,肯德基刚刚进入国门。那时人们收入普遍偏低,很少有人舍得吃。有个熟人咬着后槽牙吃了一顿,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在单位说了整整半年。开口便是“人家的鸡才是鸡味儿”,以及“肯德基上校是不是真上校”等等。终于一单位的人都被他说烦了,因而这位先生得了个外号——“上校的亲戚”。
如今,钱包鼓,印堂发亮,面子消费登上了高台阶,“上校的亲戚”越来越气派。有开着豪车买菜的;有坐飞机去邻国购物顺便整个容的,甚至看个景儿、吃顿饭、逛街遇见“名人”,也要赶紧发微报晓天下的。要说真得感谢发达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图文并茂的微信,如今能让所有“上校的亲戚”出门都带着贴身的“通讯社”,既把别人弄得心里痒痒,又给足了自己面子。一位上班族抱怨:忙忙碌碌的她一天能收到几十条微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吃喝玩乐,有用的没几条。不看吧怕耽误事儿,看吧又耗费不少精力。有时候,她觉得发微信的亲朋比信息骚扰者更讨厌。最可乐的,是一些年轻人热衷购买奢侈品的包装袋。在这批“迷奢族”眼里,竟然琢磨如何用最少的钱拥有名牌包?方法就是一个高仿包+购物小票+名牌包纸袋。眼下,有些人买不起名牌产品,就购买一个名牌产品的纸袋,用来装东西和满足虚荣心。于是,市场上名牌产品的购物小票、说明书、吊牌等相拥上市。各种名牌包装袋和“配件”应有尽有,明码标价。众所周知,在中国这个“面子大国”,鱼翅、燕窝一直是高端餐饮的标志性菜品,是奢侈性消费的标志。某房地产老板说:“如果没有鱼翅,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请客。”如今,他的这块心病被放下了——中央明令禁止公款消费鱼翅、燕窝。这个政策价值在于显示出限制公款消费的决心,明确了公务消费的规则,让高端餐饮企业放弃幻想,改而寻找新出路。其实,鱼翅消费不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大家注重环保,提倡拒绝吃鱼翅。这让海洋里的鲨鱼多少松了口气。应该说,国人餐桌文明的每个进步,都是在向“面子消费”告别。
学者告诉我们,“面子消费”指为了面子主动或被动进行攀比消费。“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人们在穿着打扮、住宅、轿车、头衔、办公室布置等方面都会优先顾及面子。不论古代还是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贵贱,不论在城市在农村,都追求要脸要面儿,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列入基本行为规范,从而形成恒久而普遍的面子消费行为。甚至构成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因,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特殊消费市场。然而,面子鼓鼓的,内心却苍白空虚。要说这些年没少向“面子消费”发起“进攻”。坦率地讲,败多胜少。不过,有志者并未气馁。公众已经逐渐意识到:比起面子,我们更需重视“里子”的培养——这就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以及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拥有内涵丰富的“里子”,实在比拥有皮毛的“面子”更能获得世人敬重。不知此番说教,会不会遭到“面子消费”爱好者的激烈反对?很有可能——因为现在“上校的亲戚”实在太多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