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确定这个主攻方向,可以说是抓住了“三农”问题的“牛鼻子”。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仁健的话说,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这些“跟不上”,其实反映出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农业供给质量不高及由此伴生的许多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农业供给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农业供给质量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和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更在于农业投入不合理和农业资源消耗过度及环境恶化等方面。我国尽管已经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近几年没有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恶性事件,公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近乎100%,但客观地说,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根源在于资源约束和农业化学投入物的滥用,在于对农产品数量的过分追求。
有专家在一次调研中问农民朋友:为什么要施那么多化肥农药?他们却反问:不施化肥农药怎么长庄稼?显然,许多农民还是把增收的希望单一地寄托在生产更多农产品上。以数量而不是质量为农业发展的驱动力,这也是政府政策一贯的出发点。多年来,我国为了让相对不足的农业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为农民提供增收来源,逐渐形成了驱动农产品数量增长的政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为了避免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给农民造成经济负担,实施了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明显地向高产品种选育及技术推广倾斜。不仅如此,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没能形成,也进一步使不计资源环境代价和消费者健康代价的片面追求数量的动力机制强化。
我们看到,数量驱动已经触及天花板,而且带来诸多现实问题,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进行改变。怎么改?从供给侧入手,由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就目前来看,要把重点放在提高“三个能力”上:一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要抓住城乡居民的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从“肚子”和“舌尖”的需求转向“养眼”和“养生”的需求的趋势,着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着力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切实增强农业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敏感性。二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对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力。要通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摊薄农业生产成本,以增强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必须通过提高质量安全标准,倒逼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品,赋予地域文化元素,以增强我国农业品质竞争力。三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改变过去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追求高产等以牺牲质量安全和子孙后代发展根基为代价换取增长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以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促进这些边际产能有序退出,要让绿色、健康产能的增长跑赢边际产能的退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这三个能力,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既要发挥市场信号的导航灯作用,也要发挥政策信号的指挥棒作用。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降低价格扭曲程度,矫正资源错配。农业支持政策应体现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聚焦、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产方式发力的政策取向,以农业政策转型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