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鸣
有一种“人”——“他们”钢筋铁骨、头脑清晰、成帮结伙地踏着隆隆的脚步来了。有人说是一场革命,有人说是一场灾难。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举行了“迎接式”。日本一家公司启用机器人作为领导,用以监督员工;羽田机场的清洁和搬运机器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众多科技公司启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搬运、仓库分管的案例数不胜数,甚至酒店都开始启用机器人来实现客房服务。一项权威预见性调查显示,在不远的将来,48%的蓝领、白领岗位可能会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取代。其中最感恐慌的是司机——自动驾驶汽车将夺走他们的饭碗。另外,诸如打字员、秘书、编辑等行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因为机器人对实时消息之类的稿件处理得心应手。牛津大学的报告指出,很多相对低端的劳动力工作岗位,在未来20年内会逐渐被机器人抢走。
纵然机器人产业链异常活跃,展览会一波接着一波,形式新颖,琳琅满目,但总觉得“他们”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遥远,一句话,“他们”有“毛病”。专家发现:大企业仓库里穿梭着的机械搬运工,依旧要雇佣自然人去监控;当费尽心思地制造出机器人,并“教导”它们开始工作后,却发现工作并没有变得轻松——工程师们要花费大量时间指导机器人,技术员们则要不断维护和修理,像伺候“活祖宗”一样,以保证机器人正常运转。相传在一些前沿工厂,最忙的不是高级工程师,而是机器维护工。这是因为我们的机器兄弟还显得非常蠢笨,往往只能完成最基础的工作。广州媒体报道,曾经“聘用”机器人服务员的几家餐厅,如今只剩下一家仍在营业,原来这些机器人被老板“炒鱿鱼”了。老板抱怨说:机器人只能沿着固定线路送餐,餐厅人员流动性大,机器人不懂得躲闪,上菜容易洒落打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再者,服务领域需要人际沟通,机器人也做不到。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重要话题——安全。目前为止,机器人还无法保证绝对安全。很多制造业不得不把机器人关在笼子里,毕竟谁也不想平白无故地挨机器人一铁肘子,而且没法儿和它讲理。专家介绍,一般设定中,一旦人类进入机器人所在笼子里,机器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以保证人类的安全,这种方法在IE行业中被称之为“防呆法”。曾几何时,工程师引以为自豪的“防呆法”令人头疼——笼子占据的面子足以让整个车间物流陷入瘫痪,就更不要提什么车间利用率了。面对冰冷无情的机器人,人类更应思考的是,如何让机器人识别且加以规避危险情况,让其真正地能与人类进行合作,而不是简单地袖手旁观。
尽管眼下机器人扬眉吐气,从扫地机器人到人机大战,把人类整得灰头土脸。不过公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忧。他们的“落后”给人类赢得了思考的时间:我们可以暂时松口气,有足够的时间想一想:人类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机器人?是朋友?伴侣?工具?还是时刻需要戒备的“敌人”?无论愿意与否,机器人军团迟早会闯入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当下最要紧的是,制定机器人制造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以及教会它们“真善美”,让机器人无条件地遵守道德规范。使他们成为人类的朋友、助手、伴侣,而不是破坏者和叛徒。至少,人类和机器不能彼此敌视——这是底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