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年年的“3.15”都非常热闹,今年也不例外,甚至更加热闹。
先是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隔空喊话”阿里巴巴的马云,说“实体经济不好搞,马云有‘功劳’。因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网店对实体经济是个很大的伤害。”不仅引发了人大代表与阿里巴巴的“互怼”,还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和全社会的讨论。
紧接着就是每年3.15的“重头戏”——央视3.15晚会在两会结束之后隆重登场。从互联网虚拟经济到制造业实体经济、从国内产品到进口产品、从不知名的小品牌到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央视曝光的一幕幕再引发消费警示的同时,也让企业界“几家欢喜几家愁”。
被曝光的企业和品牌,有的被执法部门迅速查出,有的在百般辩解,还有的在死扛之后终于认错……虽然3.15已经过去了,但3.15效应仍在继续,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纵观每年3.15前后的“热闹”,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就可以管窥一斑。通常来说,3.15引发的效应流程是这样的:3.15之前,最为忙碌的是媒体人;最为忐忑的是企业和公关人员,就在3.15晚会之前,不少公关人士都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内容多半是吐槽诉苦加祈祷、等待;最为期待的是普通消费者,他们希望看到更大力度的曝光。3.15之后,最为忙碌的是执法部门,最为“冰火两重天”的是企业和公关人员,有的庆幸躲过一“劫”,有的在连夜“灭火”。同样感觉大相径庭的还有消费者,有的点赞媒体的曝光,也有的认为现在媒体的曝光力度不够,有些隔靴搔痒。
从3.15进入国内到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消费者协会力推,到后来央视3.15晚会的出现,应该说,3.15这个日子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相关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每年3.15活动主题都不相同,每年上榜的3.15企业也各不一样,3.15在中国一直在变化也似乎一直没有变化,就是每年在这一天来一次打击假冒伪劣的集体“狂欢”。
应该说,作为3.15活动“主力军”之一的媒体,在这一天为打击假冒伪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身为媒体人既骄傲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但是经过多年参与之后,媒体人也一直在反思:为何自己如此辛辛苦苦甚至冒着危险曝光假冒伪劣产品,假货却越打越多?每年的3.15还是那么忙那么累?
于是,在经过最初喧嚣和热闹之后,很早就在媒体上出现了“天天都是3.15”的建议和呼声,甚至有媒体认为“什么时候中国不过3.15了才是真正的3.15”“什么时候媒体不关注和报道3.15了,3.15才算真正‘立功’了”。言外之意既希望打假常态化、天天见,更希望假货能够销声匿迹或者起码不要成为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媒体人看来,打击假冒伪劣不能只靠媒体,打击假货如果只靠“媒治”,最后有可能“没治”。
两会上,面对人大代表的“喊话”,马云提出了“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的呼吁,得到了大多数代表委员的认同,也得到了诸多消费者的赞同。之所以大家都希望或者觉得要“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是因为现在打假的力度还不够,所以应当加大打击力度,拿出“治理酒驾”那样的力度,下最大气力打击假冒伪劣,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同大自然是一个生态链一样,市场经济下的任何一个产品、行业、产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生态链,需要生产发展的土壤和空间,假货也不例外。假货之所以屡禁不绝,打击假冒伪劣之所以越打越多,关键是其生存的土壤仍然强大的存在。要想让3.15真正不再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根本上还是要铲除假货生存的土壤。应该说,这个假货生存的土壤从制假、售假甚至是买假全产业链的存在,“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就是要以最大的打击力度,消除假货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因为这份土壤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铲除的力度太轻了。
我们知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良好的质量诚信体系以及高额的违法成本等,是合力造就他们市场上假货稀少的重要原因。但是反过来看每年3.15晚会或者媒体曝光的“黑名单”上,不乏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知名品牌,为何他们在欧美发达国家不敢造次,到了中国却阳奉阴违,玩起了两套标准,参与到造假欺诈的行列,恐怕与“水土”大有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希望全社会和每个人都能以实际行动去“点赞”和“拉黑”,让假货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让假冒伪劣者“付出巨大代价”,才有可能实现“天天都是3.15”“天天都不用3.15”的良好夙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