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建“中国品牌”是场“持久战”
□ 徐建华
品牌是高技术、高质量、高信誉、高社会责任感和高文化素质的代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意味着市场份额甚至生存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品牌反映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品牌市场价值持续提升,品牌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纵观全球产业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每个强盛发达的经济体都拥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我国也有重视质量和品牌的传统,历史上也打造出很多有质量、叫得响的老字号品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和品牌迅速崛起,在高铁装备、移动通信等高端领域,凭借可靠质量,在世界上赢得口碑。但是,由于我国的质量总体竞争力还不够强,还没有打造出足够多的世界知名品牌,品牌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崛起以及新的消费升级都倒逼企业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迫在眉睫。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专门设立“中国品牌日”,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的决心,也开启了培育创建“中国品牌”工作的新篇章。
设立“中国品牌日”,毫无疑问吹响了培育创建“中国品牌”的新号角,它有利于凝聚全社会共识,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消费自主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品牌保护,助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营造宣传自主品牌的良好氛围,加强自主品牌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自主品牌认知度,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培养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树立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信心;有利于搭建自主品牌交流平台,展示自主品牌发展成果,分享知名自主品牌成功经验,传播自主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中国自主品牌良好形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品牌”的培育创建同样不会一蹴而就。“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既是重要一步,更是“中国品牌”建设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品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受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多种要素影响,需要发挥市场、企业、政府、社会等方面力量的作用,把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社会参与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谱好“中国品牌”这个“协奏曲”,演绎成动听的“交响乐”。可以说,培育创建“中国品牌”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讲,品牌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主体,因此既有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也有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创建“中国品牌”,首先是一个国家品牌,它是“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是“中国服务”的品牌体现,更是中国的一张国家名片。从全球经济来看,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等都有着良好的国家品牌形象,成为某种高品质的代表,这就是国家品牌的力量和作用。发达国家品牌建设的成功,与其对品牌战略的投入支持密不可分,比如德国大力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韩国成立“国家品牌委员会”,瑞士长期坚持在其优质商品上增加“白十字”国徽图案,印度政府也提出打造“印度制造”国家品牌等。无论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从国家品牌创建的实际出发,打造“中国品牌”都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树立“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新品牌形象。
万丈高楼平地起,国家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支撑。只要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全球叫得响、有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国家品牌形象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培育创建“中国品牌”,还是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为市场主创建品牌提供健康的环境,形成优秀品牌生长的肥沃“土壤”,构建品牌发展的良好生态。只有从国家、市场、企业各个层面持续地进行投入,坚持打好“中国品牌”“持久战”,才能不断提升各个层次“中国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