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朋友从国外旅游回来,带了一个小地球仪作礼物送给笔者。感动之余,仔细研究这件精美礼品却发现,英文标示的产地有这样3个词:“MADE IN CHINA”。这就尴尬了。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尴尬多了。媒体报道,近些年海购、海淘的人越来越多,可他们淘回来的很多产品是在国内生产的。不过,虽说是转了一大圈回来,但这些产品的质量却大都比国内同类产品强。于是,不少人觉得国内企业内外有别的做法,是对国内消费者的歧视。
这种出口和内销产品存在“质量差”的情况的确是事实,从市场角度看当然不是什么好现象,但定性为“歧视”倒不至于。毕竟,盐是打哪儿咸的,醋是打哪儿酸的,都是有讲的。有些企业要搞内外有别这一套,自然有其原因。市场规律告诉我们,需求决定生产,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自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定。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说,一些企业内销产品质量不高,与其说是对消费者的“歧视”,倒不如说是一种“迎合”。有学者指出,内外销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本来就该一视同仁,中国产品之所以出现内外有别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水平低的民众占了相当比例,目前这种情况虽有所改善,但这一人群的总量依然很大,而低质低价产品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消费需求。调查显示,假冒伪劣令人痛恨,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愿意为这些产品买单。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些产品为假为劣,而是他们心知肚明却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就冲着假货的便宜去。这种“唯低价论”的心态,既拉低了市场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冒伪劣的行世。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许多企业很早就主动推行“三同”(即同线同标同质: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生产方式,但生产内外无别产品的销售之路非常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价格。因为价格影响销量,导致许多出口企业在开拓内销市场时对是否贯彻“三同”犹豫不决。高品质的产品,对应的是较高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而这是一个不小的难点。反映国内消费者到海外淘货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实际上这部分消费者在中国人口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很多按照“内销标准”生产的一些日用品,价格还不到按“三同”标准生产的产品价格的零头,那么,很多企业“三同”起来之后,其产品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可能是个问题。而要严格执行“三同”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必然大大高于“内销标准”的成本。这个矛盾不容回避。
当然,价格因素之外,出口和内销产品的“质量差”,的确也反映出国内市场环境存在问题。国内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外销产品,说明其设备、技术、生产工艺等并不落后,关键的问题是,它们能不能严格按照高标准去组织生产。这个时候,来自市场的压力就起作用了。国外订货商要求苛刻,动辄撤单,给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订货商之所以苛刻,是因为它们要面临来自竞争对手、市场监管机构和消费者这三者传导过来的压力。在国内市场,这样的压力也有,但相比较而言,其力度明显要弱一些。必须承认,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虽激烈,但并不规范,竞争焦点总是偏离产品质量这个核心;市场监管机构近些年不断加大产品质量领域的监管力度,但是监管体制机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监管措施也时常出现不到位的现象,“有形之手”的力量发挥尚显不足;在消费者这一方面,限于现实消费水平,很多人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意识还不是很高,质量维权观念也不够成熟,这都会削弱指向企业的质量压力。而现实中一些人存在崇洋心理,这既是国内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的一个结果,同时必然也会成为掣肘整体质量水平提升的一个负面因素。
现在,我国已经意识到“质量差”问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在政策上提出“三同”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在做着努力。而要收到实际成效,就必须兼顾当下的市场现实。既需要市场消费力的支持,这就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需要一些支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比如对企业降税减负。当然,还要通过有力的政府监管,维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良币驱逐劣币创造最好的市场环境。总之,“三同”这事不简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出效果的,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长期推进。《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