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质量基础

2017-05-16 09:16: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徐建华

  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三台“大戏”,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更是对“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以来的一个总结和未来规划,从而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构建一个更加紧密和强劲的伙伴关系网络以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

  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整个“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可谓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这个倡议中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一带一路”上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合作更加富有成效,一大批中国装备、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场,也有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建更加深入之际,未来“一带一路”上的经贸往来和市场合作也会奏响新的凯歌。

  新的凯歌声中,必须要有质量基础的音符和声音。“一带一路”,既是文明、文化的“一带一路”,更是经济、贸易的“一带一路”,经济贸易的交流和繁荣,离不开“一带一路”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质量的认同。要知道,“一带一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高质量产品的贸易交易,最终实现“一带一路”上所有人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就离不开质量技术基础的支撑和支持。

  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从世界通行做法来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既是政府发挥监管职能的技术支撑,也是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好质量基础的作用,就是要发挥质量基础在国际贸易中的“规则”作用,只有“一带一路”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在质量“规则”上取得最大限度的认同,才更利于彼此生产制造的产品更好地流通和交换。如果说共建“一带一路”中,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前提,经贸往来的互利双赢,文化交流是升华的话,那么质量基础同样是“桥梁”和“纽带”,是“一带一路”上的另一项基础设施,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质量基础。

  从过去近4年“一带一路”重大合作成效来看,质量基础已经很好地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中国在尊重相关方主权和关切的基础上,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标准、计量和认证认可体系方面的合作。中国政府部门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和行动》,推进认证认可和标准体系对接,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认证认可规则。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促进计量标准“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互认”,推动认证认可和检验检疫“一个标准、一张证书、区域通行”。

  我们可以重点看一下标准和认证认可方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重要性。标准是国际合作、互联互通的通用语言,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占比32%,夯实互联互通基础,不仅在“一带一路”上建设了第一条中国标准的铁路,还推动中国优势产业核电、高铁以及移动通信相关标准走进“一带一路”,提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质量水平。

  再来看认证认可,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目前,中国已与俄罗斯、蒙古国等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认证认可合作机制,与哈萨克斯坦、印度等20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渠道。通过发挥认证认可的独特作用,开展国际互认,提升了“一带一路”各国在经贸领域的互信水平,减少国际贸易壁垒,促进各国质量提升和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开启“一带一路”合作新的篇章,更加需要发挥好国家质量基础的作用,从而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深化合作交流、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树立“中国品牌”形象、对接沿线国家需求服务经贸便利往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